当前位置:首页 >> 鉴政沧州 >>正文
2015年第16期
发布时间: 2015/6/9 10:33:41

【党史珍闻】

一声“同志” 多少故事

  “同志”称呼从何而来?它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书稿中出现的“毛主席”字样,通通被圈去,改为“毛泽东同志”

  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那些一心想推翻满清王朝的同盟会会员们也互称“同志”。孙中山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也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随后,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时,也开始引用“同志”一词。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赋予其新的含义。

  毛泽东曾表示他最喜欢别人称他为“毛泽东同志”。1951年,毛泽东在审阅李达撰写的《实践论解说》一书时,将书稿中出现的“毛主席”字样,通通圈去,改为“毛泽东同志”。1959年8月3日,毛泽东致信刘少奇、周恩来、彭真、杨尚昆等同志,建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里再次指出:“党内一律互称‘同志’”

  1965年12月14日,中央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至此,“同志”这一称呼已不单单只是一个称呼,而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和抵制旧社会腐朽习气和官僚主义作风的一种方式。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再次指出:“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

  周恩来最喜欢的称谓也是“同志”。一天,周恩来刚刚走出办公室,身边的工作人员走上前来说:“总理,有几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周恩来马上打断他的话,很郑重地说:“不要叫总理,我们党内还是称‘同志’好。”

  陈毅就任上海市长期间,有一次在市里召开的大会上作报告。有一位记者不知是以市长的身份还是以市委第一书记的身份报道为好。他在台边上向新闻处长请示时,恰好被讲完话走过来的陈毅听到了。他对这位记者说:“啥子市长、书记!你就说市委负责同志不行吗?老实告诉你,我陈毅的名字要少见报。”

  “头一次看到‘小平同志’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重处理”

  1984年,“同志”又有一次不同寻常的亮相。当时的《武汉晚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这是1984年4月武汉一职工向邓小平写的申冤信。在该信纸右上角,分别盖有“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办”和“湖北省及武汉市信访办”的方形公章。该信的信封上,收信人一栏写的是:北京市中共中央顾委会邓小平同志收。邓小平在信上圈阅道,“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重处理!”

  从时间上来看,武汉职工在信中直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邓小平为“小平同志”,比当年国庆阅兵式上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还要早几个月。

 

【忆昔话往】

 

难忘的一面之缘
闫兴华

 

  近日,看到咸红杰发表在《沧州日报》的文章“恩师新凤霞”,我情不自禁回想起20年前与新凤霞大师的一面之缘,以及缘情延续所发生的故事。

缘之起因

  1994年8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正值仲秋。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微风习习,给人一种清爽的惬意之感。我和时任泊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傅金发,从清晨6时出发,赶往北京去拜访新凤霞老师。汽车行驶在106国道上,路面平坦,车身稳当,朦胧之中思索着此次行程的来龙去脉。

  1992年6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泊头市文化局的领导向我汇报了评剧艺术家新凤霞来信、让泊头市青年评剧团的咸红杰去北京见面的事。我详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感到这是发展泊头戏曲文化的一次好机会。于是让文化局安排好这次活动,要求局领导陪同红杰去北京拜会新凤霞老师。如果可能的话,请老师好好指导传艺培养咸红杰,为泊头培养一名出色的评剧演员,为提升全市的文化层次增加一个重量砝码。

  几天后,咸红杰在局长的陪同下,前往北京拜会新凤霞老师。当天晚上我接到了局长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说:“新凤霞已收咸红杰为徒了,在她家里举行的拜师仪式,由吴祖光做的证拜人。”我听后为之一振:“太好了,真出乎意料,等你回泊头后,咱们好好商议一下此事。”

  之所以对咸红杰进京拜师及此次活动支持并感兴趣,是由于从事领导工作多年来,始终爱惜人才。也缘于自己对艺术的追崇和热爱,从幼年时就对当地农村老百姓爱看的评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记得我上初中一年级时,献县评剧团在商林演出连本大戏《狸猫换太子》,连演七本,我连看七场。说来也是巧合,多少年后,竟然连家人也都喜欢评剧。尤其是新凤霞的新派唱腔,都是百听不厌,还能随之哼唱两口。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爱,是一份缘。

  咸红杰拜师两年多,她的演唱水平产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艺术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从老师的亲授中学会了《花为媒》《三看御妹》等几出大戏。此次进京拜访新凤霞大师之前,恰在咸红杰拜师两周年之际,她借机向老师讲明了市领导要去拜访一事。在征得新凤霞老师的同意后,我们一行按约定的时间赶到北京。

缘之拜访

  下午3:30,我们来到位于北京工人体育场东路的新凤霞老师家中。红杰把我们领到客厅内,只见新凤霞老师端端正正地坐在轮椅上。她红光满面,神采奕奕,雅静的神态中流露出戏曲名家的风采和气质。

  见我们来,新凤霞用她那特有的雌音韵腔招呼我们落座,并招呼着红杰:“小红,快去给领导们斟水。”一句朴实的话语,让我们顿感亲切、舒心。我向新凤霞老师问好,并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随行的傅金发部长。

  见吴祖光大师从里屋出来,我上前招呼问好,并和红杰把他让到沙发上落座。吴先生满头白发,脸上皱纹很少,气色不错,精神很好,身体也很壮实。

  谈话自然是围绕着专程拜访开始的。我向新老师说:“我们今天是特意拜访您的,感谢您发现了红杰,培养了红杰,您为她的艺术提高发展付出了心血和辛劳。这是泊头文化发展中的一件大好事,我和傅部长今天就是来面谢您的。” 。

  新凤霞老师接过话茬儿:“感谢书记和部长今天来看我,不要客气,小红早已是我的徒弟了。她进了新家门,是我们新家的人了,你们也就不是外人了。我发现了小红,收了她、培养她,是她的幸运。这是我们娘儿俩的缘分,也是她自己的造化。对于人才,我是最爱惜的,培养她、传授她艺术,那是我们评剧行的规矩,更是我的责任,我要对她负起这个责任。”

  我向新老师说:“红杰自打向您拜师学戏后,进步很大,特别是您手把手、口对口的言传亲授,使她学到并掌握了许多新派的艺术特点和技巧,演戏很有您的新派味了。红杰能得到您的指导和教诲,无论是学戏、还是做人都是归了正道,这是她的福气。”

  打开了红杰拜师学戏的话匣子,新老师就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要说小红这两年的进步,艺术上是大有长进。艺是什么,艺是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我们戏剧行里讲究的是精益求精,唱、念、做、舞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一个‘精’字。身段上要精练,表演上要精湛,唱腔上要精彩,剧目上要精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整体艺术上的炉火纯青,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和登峰造极的演出效果。”她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小红底子薄、基础差,过去演戏走的纯属野路子,要想改正过来,一时半会还不容易做到。但这孩子天赋很好,有灵性和悟性,跟我学戏,一点就透、一指就到、一教就会。从艺术角度上讲,我对她这一点是最欣赏的,也是最欣慰的,从人品、人德和做人上讲,这孩子诚实,心眼好,特勤快,还能吃苦。小红从来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我也把她当成自己的老闺女看待,她在这里什么活儿都能看在眼里、抢在手上。小红一来,两个保姆轻闲多了,可高兴了。这就是农村孩子的优点。”说完扭过头看了看身边的徒弟,红杰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对始终站在老师身边的红杰嘱咐道:“你能拜新老师为师是你一生最大的荣幸,要好好珍惜这种机缘和情分,跟老师学好戏、做好人,不要辜负老师对你的期望,把戏学好学精。”红杰会意地点点头:“记住了,我一定努力学好戏、做好人,做一名德艺双馨的好演员,唱好观众喜欢的评戏。”

  吴老师见我们谈得很有兴致,说道:“小红跟凤霞学戏很优秀、很出色,关键是她们一个农村剧团,还得靠当地领导多多关心支持,不是有句话叫做‘政府养活剧团,观众捧红演员,媒体傍着名角’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接过话茬儿说:“这个我们回去和宣传文化部门一块研究。”

  听到这里,新老师风趣地说道:“书记是一个市里的大官,一把手说了就算数。小红在你们家乡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了,是人才大家都会支持,帮助她解决点实际困难,这也不算走后门、搞特殊。培养一名好演员不容易,培养一名观众喜欢认可的名角就更难了,小红是个好苗子,是唱新派的好材料,真是万里挑一。剧团几十口演员都看着她,指望着她呢。真应该好好地支持,为她以后的发展想想办法。眼下老吴的电视连续剧剧本《新凤霞和吴祖光》即将脱稿,已有意向开拍。我前几天晚上,还做梦梦见小红特别像小时候的我。我和老吴商量过了,让小红在影片中扮演我的少年和青年时期,老吴也很同意。”

  随后我问起二位老师的身体健康情况,新老师说道:“还行吧,过去的那些事我们也不避讳,这些都是人人皆知的。现在我和老吴都是‘改造’过来的。‘文革’时期,我们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都受了不少苦,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站不起来了。至于老吴就更惨了,遭的罪比我多多了。他那个‘二流堂’事件从重庆一直追到北京还不算完,都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了,你想想哪还有他好果子吃呀。”

缘之投机

  当我提到新老师是绘画大师齐白石的学生和义女并得其真传时,她动情地说:“我很早就拜了义父,并向他老人家学习作画,这样对我演戏大有好处。戏曲和绘画同属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需要相互学习,吸取借鉴各自的艺术优点和精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绘画和戏曲中共有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及‘象似是真、象似非象’的艺术效果,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可就很难了,需要下一辈子的苦功夫。”

  我顺势说道:“您的寿桃、葡萄、牡丹、菊花、梅花等作品,在绘画界影响很大,大家评价都很高。行家评论您的画特色鲜明,具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的特点。今天来,还想求老师一幅您的绘画作品。”

  新老师很爽快:“只要你不嫌弃我画得不好就行”,说完,让红杰写下我和傅金发部长的名字。她接过去看了看:“那就给书记画幅双寿桃吧。部长年轻有为,画幅金秋红菊。别着急,等我画好后让小红给你们捎去。”

  和新老师聊得很投机、投缘,谈得和气、和谐,不觉中已有一个小时。我们准备起身告别,新老师说:“不着急,以后有时间再来玩。”

  我把随身携带的泊头鸭梨、金丝小枣、十里香白酒等土特产品放到客厅里。新老师说:“来就来呗,还带这么多东西。”

  我说:“这些都是泊头土特产,您过去知道天津鸭梨吧?天津哪产鸭梨呀。泊头种植梨树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在有梨树20多万亩,过去出口鸭梨都是从天津港口发货,所以才冠以口岸地名称叫‘天津鸭梨’。这鸭梨特点是皮薄、肉嫩、汁多,梨渣就顺着汁液咽下去。”“我说小红的嗓子怎么那么清亮甜润呢,原来是打小吃鸭梨吃的。”新老师一句幽默的话语,把大伙儿都逗乐了。

  我随后又抓起几颗金丝小枣介绍说:“这是沧州的特产金丝小枣。”并把一颗小枣掰成两瓣慢慢拉开,把小枣拉出的缕缕金丝送到新老师面前:“您看这多条金丝能抻一尺多长,所以叫金丝小枣,是养血安神的最佳果品。”新老师把我手中的半颗小枣放在嘴里,慢慢嚼着,随后说道:“真甜,像小红的嗓音。”

  等我把十里香白酒拿出来后,新老师说:“怎么叫这么个名字?”傅部长说:“这取于诗句‘隔壁千家醉’”,在一旁的吴先生立刻接上下句:“开坛十里香”。真不愧是戏剧理论大师。新老师也来了雅兴:“好,等哪天我馋了品尝一下。”

  我邀请新老师出去吃顿便餐,她说:“书记来看我就非常感谢了,你看我这腿脚不利索,不便行动,饭就免了吧。今天家里也没什么准备,就不留你们了,等下次来,我让她们多准备几个菜招待你们。”见新老师说得在理,只好就此告别。随后对她说:“泊头每年4月10日左右举办梨花节,20多万亩梨园的梨花竞开,别有一番风光,诚心邀请您和吴老去欣赏。”新老师说:“这倒值得考虑,梨园开梨花,梨花满梨园,这倒和我们戏曲界称梨园是有缘的,再说梨花对绘画也可开阔眼界和视野呀。”

  我们跟新凤霞、吴祖光二位大师合了影,告别回到了宾馆。

缘之延伸

  返回泊头的路上,我坐在车里,思绪万千,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拜访新凤霞老师的场面。说实在的,别看她在《花为媒》剧中扮演的张五可角色活泼可爱,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那样的严谨稳重。她偶尔一侃、偶然一笑的举止和神态,加上那慢条斯理、有板有眼的话语,让人感到可亲、可近、可敬。哪怕是第一次和她见面的人,都不会产生生疏和怯惧感,犹如老邻旧居街坊慈祥的老大妈。

  新老师性格直率、坦荡,身为名家、名角、名人,她不摆不酸,不浮不飘;作为大家、大师、大腕,她不虚不伪,不假不空;而作为老者、老人、老辈,她更是不拘不束,不蛮不夸。“名人也是人,名家也要家,头牌不耍牌”,是新老师的人生格言,这也印证了她一生与“不比不攀不为上,不嫉不妒不宠大;与世无争不求财,与人无争不贪富”和“粗粮淡茶家常饭,布衣素服民众装”的生活处事理念,是那样的贴切逼真、相符,这就是新老师一世辉煌灿烂的真实人生写照。爽朗、睿智、典雅、聪慧,更彰显出新老师的人格魅力,而淳正、质朴、纯洁、雍容,则缔造了她那谦谦君子“为人和气、待人诚实、交人真诚、做人真实”的品德情操与人品本性。她灵性敏捷、悟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知识积淀渊博的艺术天赋和自身造诣,在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中,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行业优势和独具一方的地域势力。

  一曲新腔乐陶醉,半杯清茶溢芬芳。初次会面的氛围、情景,让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时常让人恍惚结识了一位大隐隐于市的名伶,真真切切地领略了她那独树一帜的教养、修养、涵养和素养于一身的艺术大师风采,享受并品尝到其内在原汁原味的精神大餐。

  回到泊头后,市文化局根据市里的有关政策,以特殊拔尖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奖励办法,录用咸红杰和剧团团长曹连生为文化馆合同制员工,归为地方在册编制。并先后为他们二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晋升了三级演员职称,还制定了扶持剧团发展、带动全市文化发展的实施办法。

  1995年3月下旬,为兑现拜访新风霞时的承诺,我委托傅金发部长和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赵同安,进京邀请新凤霞老师在4月泊头梨花节期间,前来采风赏花,观光梨园风景。后因吴祖光先生有重大活动,新老师未能成行。后来她让红杰捎话给我,等来年如果情况允许,她一定到泊头参观。遗憾的是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处处于诚。和新凤霞老师的一面之交促成的缘分,源远流长,在以后的日子里以各种形式在健康地延续着。咸红杰与恩师的亲情、友情及感情在冥冥之中不断加重,她同吴家姐弟的关系相处得更加密切。与大师姐们特别是谷文月合作得亲密融洽,共同扛起传承评剧新派艺术的大旗。2014年7月19日,为发展沧州的文化事业,挖掘弘扬沧州地域文化资源,在我的倡导下,咸红杰征得吴霜、吴欢姐弟同意后,启用恩师赐封她的“小凤霞”冠名,成立了沧州小凤霞评剧团,诚聘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担任剧团名誉团长和艺术指导。

  2015年1月13日,在沧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支持下,咸红杰邀请大师姐谷文月和吴霜等评剧新派名家,荟萃狮城,为家乡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迎新春评剧名家名段演唱会》,使爱好评剧艺术的沧州观众在家乡享受到了评剧名家的精彩艺术。

  新师咸承新心慰,凤飞红伶待来岁,霞光杰映京津冀,后生继先颜妩媚。忆新仙含笑,看新人吐妍。如今“小凤霞”咸红杰和她的评剧团,在家乡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正在茁壮成长、健康发展,努力为家乡观众奉献艺术精品。2014年荣获“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今年“三八”节被评为河北省“三八红旗手”。目前她正在积极筹排以“沧州好人”、全国道德模范周汝珍为原型的大型现代评剧《紫花丁》。将以演好这台树立好人形象、宣传好人精神的精品大戏,来承兑恩师“唱好戏、做好角、演好人”的教诲,追思与回报恩师对她的恩情。

  一面之交,一面之缘。缘在继续,缘在延续,缘在延伸。

(作者系沧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曾任泊头市市委书记)

 

【沧州抗日英烈】

刘小庆 宁死不屈小英雄

 

  在冀中平原肃宁县南王村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英雄,自小受革命思想熏陶,帮助抗日干部站岗放哨,14岁参加革命工作,16岁时为掩护抗日干部英勇牺牲。他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肃宁大地,极大地鼓舞了冀中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志。他就是刘小庆。

  刘小庆,1926年出生于冀中平原肃宁县南王村,自父亲去世后,他伯父便把他接到家中。他的堂哥刘广会是村上抗日积极分子,在村里粮秣股工作,县、区干部来村开展工作就住在他家。刘小庆年龄虽小,但他懂得这些人来准是商量消灭日军的事,所以他经常为抗日干部站岗放哨,从来没有泄露过秘密。

  1939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来肃宁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哥哥刘桂增加入了革命队伍,刘小庆受哥哥影响,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1940年春,日军在冀中疯狂地进行春季大“扫荡”。刘小庆的哥哥刘桂增在反“扫荡”中光荣牺牲了,听到这个惊讯,刘小庆悲痛万分,发誓要为哥哥报仇,与敌人斗争!这时,区干部高源经常到小庆家,一面安慰小庆的母亲,一面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并启发小庆参加对敌斗争。从此,小庆处处以哥哥为榜样,积极参加村上的抗日工作。

  1942年5月,日军企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摧垮抗日组织和政权,仅肃宁县就遭到7000日军的“梳篱”和“拉网”等形式的“扫荡”。面对日寇的残暴行径,广大抗日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可是也有一些民族败类被敌人的武装征服,屈膝投降,肃宁一区的小队长周万寅、区委副书记陈俊英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叛变投敌。他们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到处捕杀抗日干部,给党组织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然而真正的共产党员是压不垮的。肃宁一区的干部高源、刘金、田英、陈光等在极其困苦的情况下,坚持斗争。他们把敌人破坏的抗日政权重新组织起来,重建区武装,开展除奸工作。发动群众挖地道,继续坚持斗争。

  1942年12月14日,区委书记高源到几个村部署完工作后,奔向南王村。由于汉奸告密,周万寅带伪军从后面追了上来。高源发觉后快步进了村,直奔了刘广会家,周万寅带人追到村里,在村边布了岗哨,情况十分紧急。

  高源进了院,刘小庆和刘广会哥俩正在家,刘广会见高源急匆匆的赶来,知道有情况,便问:“出了什么事?”

  “周万寅带人追来了!”高源回答。

  “小庆去把后院的北房打开!”刘广会吩咐小庆。小庆应声去了。

  “带了多少人?”

  “40多个”

  “先藏起来!”刘广会说着拉起高源向后院跑去。小庆已把门打开,他们一直进了屋。

  后院的北房常年没人居住,屋里放着杂草。他们3人进屋后,一起动手把东屋的杂草扒开一个洞,草底下放着一个大纺车轮子(轮子靠壁,轮下有空气),高源就隐蔽在草堆下。把高源藏好后,刘广会对小庆说:“你去前院藏起来,我去街上看动静。记住,不论谁来,不能把高源藏在哪里告诉他们!”小庆点了点头。

  果然,不一会儿周万寅带伪军来了。他们知道高源进了院,所以一来便上房压顶,几个汉奸把小庆从屋里翻了出来。

  一个汉奸问:“你们家大人呢?”

  “全吓跑了。”

  “高源到你家了没有?”

  “没有。”“搜,搜出来再跟他算账!”

  伪军们一下子在院里乱了营。屋里、院里一片骂声、吆喝声,鸡飞狗跳闹翻了天。几个伪军也冲到了后院,撬门声、砸锁声顿时传到前院。小庆这时心里砰砰直跳,真为高源同志担心。

  几个伪军进了屋,用刺刀在杂草上戳了几下,喊了几声便回到了前院向周万寅报告说:“没找到。”

  周万寅气急败坏,他揪住小庆的耳朵厉声问:“高源藏在哪里?”

  “不知道!”

  “好,给他点厉害!”周万寅说着向伪军们示意,几个伪军在院里找来一捆谷草,点上火,把火举到小庆眼前,威胁说,“你说不说?”小庆把头一扭,一声不吭。

  “烧!给我烧!”汉奸周万寅狂叫着。熊熊烈火窜到小庆身上,但他一声不吭,两眼冒着仇恨的火焰,岿然不动。

  “你说不说?”汉奸们狂吼着。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看来你真活到头了!”周万寅把战刀抽了出来,放到小庆的脖子上,威胁说:“再问你最后一声,高源藏在哪里?不说就要了你的命!”

  刘小庆面对敌人的淫威,理都不理,昂着头,眼望长空。他望见了湛蓝的天幕,望见了奔驰的白云;望见了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哥哥;望见了白天黑夜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而奋斗的高源……。一股强烈的正气激励着他,就是死,也不能暴露高源!

  杀人魔鬼周万寅,面对着眼不眨、头不低的小庆,兽性大发,抡起屠刀向小庆下了毒手。年仅16岁的刘小庆为保护我党的干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沧州党史大事】

 

1991年至2000年发生在6月份的沧州党史大事选编

 

  1991年6月29日 地委在新华礼堂召开庆祝建党70周年暨表彰“一先两优”大会 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全连香主持会议。地委书记郭枢俭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地委委员、宣传部长蔡华宣读中共沧州地委《关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1名优秀党员,50名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

  1992年6月24日 中科院在河北省南皮县成立乡工业科技顾问团 中科院副院长李振声指出,中科院9个科研单位集中一个县,在全国是唯一的一个。他希望南皮县成为一个模式,用地方优势加科技优势,尽早实现“工业立县、科技兴县”的目标。

  1993年6月1日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到黄骅视察工作 对黄骅港前期建设工作表示赞许,并亲自到3000吨码头巡视。下午,孙副委员长一行视察黄骅市职业教育中心,参观了电工班、水产班等,肯定了黄骅市发展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并为职教中心题词。

  2日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对青县、沧县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进行实地查访和考察 亲临学生宿舍、食堂和校办企业检查指导工作,并为职教中心题词。

  19日 国务院批准,沧州地市合并为省辖沧州市 新的沧州市辖17个县(市、区)。

  30日 地、市合并暨组建新市大会在沧州影剧院隆重召开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委工作组负责人白石,首先宣读了国务院对省政府关于地市合并请示的批文及省政府转发国务院《批复》的通知,并传达了省委书记程维高在12个地市领导及省直厅局党员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省委常委、秘书长、省委工作组负责人栗战书代表省委宣布了《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地市合并沧州市领导干部任职的通知》,宣布吴振华任市委委员、常委、市委书记,王加林任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正市级),李瑞昌任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冯金声、孙瑞荣、仝连香任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薄绍铨、赵维椿、李安、张云山、董世荣、蔡华、许文博、范永昌任市委委员、常委,郝凌云任市委顾问;宣布张云山任市纪检委书记;同时宣布了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筹备组主要负责人以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名单,待履行规定的法律程序后确认。大会由市委副书记王加林主持。

  1994年6月3日 埃及、罗马尼亚、韩国、丹麦等3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文化参赞43人到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观光 对杂技大世界的宏伟建筑和艺人的精彩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5年6月3至4日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陈耀邦、水利部海委主任鄂竞平到任丘捡查白洋淀千里堤防洪工作 对我市防汛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克服麻痹思想,扎扎实实地做好防汛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1996年6月4日 市委做出《关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的决定》 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5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受到表彰。

  1997年6月15日 隆重举行纪念沧州解放50周年大会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省人大副主任张震环及来自各方面的老领导、老首长、老同志李水清、盛治华、王世延、王路明、张曙光、王沛云、霍文献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及我市各条战线代表1400人共同出席了纪念大会。费孝通、张震环向大会致贺词,大会宣读了耿飙、孙毅、杨成武、李广文及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贺电;市委书记吴振华发表了重要讲话。

  1998年6月 推动创建“三讲”文明机关活动深入开展 全市在市、县、区、市直党政机关集中进行了以“面向新世纪,树立新形象,开创新局面”为主题的机关思想作风整顿,解决了一些单位机关干部中,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999年6月3日 为期三天的第四次全国地市级医院心血管病及介入心脏病学国际研讨演示会在沧州召开 来自韩国、日本、印度及香港、北京、天津、苏州等地的20多位心脏病专家,到会进行专题讲座、手术示范和工作经验交流,3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副市长赵振国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希望与会的专家代表把宝贵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留下来,共同加强合作与交流,为推动心血管专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努力。

  2000年6月17日至18日 水利部南水北调考察团到沧 实地考察了南运河代庄枢纽和大浪淀水库,并与省市领导座谈,认为应加紧前期准备和论证工作,争取十五期间开工。

信息检索 标题
正文
点击排行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0-2020 沧州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冀ICP备110053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