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鉴政沧州 >>正文
2018年第19期
发布时间: 2018/10/19 11:06:14

 

【党史珍闻】

为什么将新中国的国号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初夏,新中国诞生前的那种亢奋状态使全国人民群众处于激动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共同讨论建国大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筹备。

  那时,全国人民对即将诞生的新国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这个新国家起个什么“名”呢?起初,在新政协筹委会组织条例中,提出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的方案。因为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人民民主国家,所以人们也想称新中国为人民民主共和国。6月15日,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致辞。最后,他呼了一声“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的口号。

  但是,很多代表觉得这个名字太长,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黄炎培、张志让的意见是:“我国国名似可将原拟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改为中华人民民主国简称中华民国或中华民主国,将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即可改称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

  会议最后一天,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先生对原拟国名提出质疑。他说:“有几位老先生嫌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名字太长,他们说应该去掉民主二字,我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好。有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焉有人民而不民主哉?且民主一词Dmocracy,来自希腊字,原意与人民相同。去掉民主二字从下面的解释也是很容易明白的:是共和而非专制,是民主而非君主,是人民而非布尔乔亚的国家。”

  对于国家的名称问题,以董必武为首的起草委员会先后三次开会,逐一讨论了国家名称、国家属性、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目前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产生的方法、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组织、最高行政机关的名称及其组织和各部门隶属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征求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写成了政府组织法的草案初稿。经8月17日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修正通过为组织法的初步草案。在这个草案里,新的国名去掉了“民主”二字。

  9月7日,周恩来在北京饭店向政协代表及各方面有关人士作了《关于中国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报告,介绍参加政协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人选问题、政协会议组织法草案和政府组织法草案等。关于国名问题,周恩来解释说:在中央政府组织法草案上,去掉民主二字的原因,主要是感觉到民主与共和国有共同的意义,无须重复,而这两个都包含了民主的含义。在国体上是用共和,在性质上则用民主。作为国家来用,还是共和两字比较好,所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可以说是民主了。在外国,共和和民主是一个字,而在中国,却将它定为两个字了。周恩来继续说明:本来中国的原名是中华民国,有共和的意义,但不完全,可以双关的解释,而且很费解,不如把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区别开来。因为在辛亥革命时,十月革命尚未成功,那时是旧民主主义。而今天是由不完备的旧民主主义进步到完备的新民主主义,为了合乎国家的本质需要,所以我们的国名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两次讨论和若干修改,9月17日,政府组织法草案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原则的通过,准备提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会去讨论。

  9月22日,董必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拟经过及其基本内容》的报告。报告对组织法草案的总纲作了几点说明,第一点就是关于国家名称的问题。董必武说:我们现在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称。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爱国的民主人士,它们有确定的解释,这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复一遍。这个意见已经被政协全体会议接受。向大会提交的文件中,原来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全部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刊专稿】

强化武德教育 助力开放兴沧
——举办首届“沧州武术节”没有说出来的一个原因

郭世昌

  1987年3月,我到沧州市任职。1988年某天,有人敲门,请进,一位自我介绍是沧州市文联副主席的孙玉山同志有事找我,我倒了杯水给他,请坐下说。他说,你把家都搬来了,看来要安下心来在沧州干。我说,不仅要干,而且要干到退休,实现“沧州梦”。他问我什么梦?我说,去年随省团出访日本,在参观松本市规划馆时,见到该市15年前的街道照片,对比一下,和咱沧州市现在的面貌差不多,我脱口说,15年后沧州市也要发展到松本市现在的水平。旁边一位也应是脱口说,你做梦吧!说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并没怪他,反倒要感谢他,是他无意中一句话刺激了我,使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实现“沧州梦”。我在日记上用粗笔写下7个字“沧州未来不是梦”。

  玉山同志说,我不了解松本市现在是什么样子,我只知道沧州市现在有你不可能想到的问题,你想干到退休,又想实现什么梦,那你更要重视才行。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起沧州武术,从古到今。最后他强调,武侠精神是双刃剑。沧州市在册习武者有4万多,拳种二三十个,拳社近百,都是民间自发组织。习武人,特别是小青年互相不服要打斗,矛盾大了要打斗,路见不平要打斗……如果不能很好引导,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干扰开放兴沧。我随着他的讲述,也在追忆历史,那些武术高人,有的服务官府,有的护院豪富,有的锄强扶弱,有的打家劫舍,有的保镖,有的夺宝……。现在是人民当家的法制社会,治安有公安、司法,不能靠民间自发,路见不平也要先弄清是非,怎能随便出手。其实,古人已有办法,那就是“武以德为先”。但在目前情况下,通过什么形式把广大习武者引导到强身健体、报效祖国上来,减少甚至根除打架斗殴乱象呢?……当时各地都在办节,节日搭台、经济唱戏。我们可否举办武术节,武术比赛搭台,武德教育唱戏。经过政府开会研究,一致同意举办“沧州武术节”。但玉山同志的担心和我的认同没有说,我不知道是否符合沧州实际,也许各拳社已很重视武德教育,若说出来,我俩的担心不仅不被接受,还会引起反感。

  经过认真准备,1989年10月7日至11日举办了首届“沧州武术节”。政府强调武术节要突出“四性”,一是群众性,不同于体育运动会,只有少数成绩好的才能去参加。前两天各乡镇、各学校、各厂矿、各单位分散举办武术表演和比赛,让大多数习武者都能参与(暗含目的是让习武者有劲使在有裁判的赛台上,不要私自打架比高低)。还要举行环城式,彩车上,各武馆、各拳社的旗帜猎猎,刀枪剑棍光辉闪烁,武师、武士、武少年、武童英姿飒爽(暗含目的是增强拳社荣誉感,掌门人自觉管好小青年)。二是传统性,后三天,按套路集中到会场高台上表演与比武,奖项要多(暗含目的是防止拳社间过分争抢)。还可举办散手擂台赛(暗含目的是如果不服,可以台上公开真打,避免台下约架)。三是学术性,要有学术交流,要尽快出版《沧州武术志》,最好每个习武者都能看到(暗含目的是习武者有崇拜英雄的传统,要用武术前人的良好武德影响后人)。四是国际性,条件成熟时约请国外团体、个人参加。实际上还有个文体性,怕冲淡群众性没说,就是要把武术当作体育,目的是强身健体、报效祖国,不是为了学会打架。

  后来证明,玉山同志和我的担心过分了,沧州武术界一贯重视武德。不过,由此却引出一个武术节来,也没白担心。

  小青年打架斗殴的有,但并不严重。有一次,山东牌子的面包车违反交通规则又不服处罚,正在吵嚷,来了两个骑自行车的小青年,谁在沧州撒野,出手就打。不久,山东省政府寄来控告信,说把拉架的日本客商也打了,省政府把信转我,要求严肃处理。两位小青年是某大厂工人,厂长找我求情说,都是生产骨干,品质很好,但沧州青年就是爱动手,别开除了,我说你报个处分决定,至于你怎么教育我不追究了。河北省参战老山的官兵沧州籍立功的最多,回来后我告诉有关部门要好好安置。有一次,沧州市举办全国散手擂台赛,连着两场都是北京武警胜沧州,台下有点乱,我让高尧隆副市长和组织者打个招呼,安排沧州强手出场,他还没回到座位,广播响了:刚才获胜的两位北京武警都是沧州籍战士,场内一片欢呼。时间长了,我了解了沧州小青年:到了老山立大功的多,到了北京当武警的多,留在当地打架已不多。有一年招兵,部门汇报说,农村兵回来不安置所以报名少,城市兵回来安置困难又不敢多招,我说缺额全从城市招,沧州开放了,发展要加快,安置不必愁。再说了,想想老山战士,想想北京武警,沧州小青年到部队锻炼几年,回来更是好样的。后来,交警增编,城市管理大队增编,防爆小分队增编,政府都决定招收部队回来的。他们也确实为沧州青年争了光,邢崇智书记来沧州视察时,我夸我市交警素质快赶上北京了,邢书记说沧州市交警比北京交警还要好。

  我曾写过两首有关沧州“武术之乡”的诗,附录如下:

读《沧州武术志》稿有感

  为TDI精神、集装箱速度、建设沧州化工城、以上好项目为中心……抢抓机遇、顽强奋进的开放起步方针而作。

  民气武风传朴质,任侠尚义育豪情。

  古来沧士多悲壮,御寇除贪管不平。

  注:开始写的是“打”不平,担心小青年乱出手,又改为“管”不平。

沧州市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

老山自卫轻生死,燕赵安民苦练忙。

散手擂台真本事,花拳绣腿畏来沧。

  说来说去,学会打架还应该是苦练武术的目的之一,要不,当士兵怎么能近战,当警察怎么能除恶。我渐渐明白了,重要的不是打不打架,是为何打,为谁打,也就是“武以德为先”,这一点沧州武术界做得很好。看了这篇文章,沧州武术界可能会批评我曾经误解了沧州习武者,这两首诗就算是我赔礼道歉吧。

  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来信,让我写一写举办首届“沧州武术节”的一些情况。我为什么提议举办武术节,第一原因一直没有说,说了怕沧州武术界不高兴,现在说说,算是自我批评吧。沧州武术节是市政府决定举办的,暗含防止打架斗殴的建议是我强调的,至于总体策划和举办,姜树培副市长与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办节期间,我也只出席了开、闭幕式,好多事情并不了解,时间久了,也有记不准、想不起的,仅供参考。

(作者系原沧州市市长,曾任河北省副省长)

【忆昔话往】

黄骅市烈士陵园纪念碑建立前后

赵国权 马志明 王金峰口述 杨洪伟 滕长生 刘静整理

  黄骅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市区西部,占地2.4万平方米。进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中心位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用大理石制作而成,平面呈长方形,盝顶,碑身高3.5米、宽0.78米、厚0.6米。底座由水磨石和大理石板制成,分为三层,底层东西长2.32米,南北宽2.15米,整座纪念碑总高5.1米。碑身正面镌刻着萧华将军题写的“名垂千古”四个大字,背面写着“为缅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继承先烈的遗志,全县团员青年少年民兵志愿捐款建造这座纪念碑”的碑文。纪念碑正对烈士陵园大门,肃穆庄严。她的建立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程。

学史建碑 踊跃捐款

  黄骅儿女,英雄辈出。在激荡的历史洪流中,一批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先烈,寄托哀思,黄骅县委、县政府于1960年在今文化路水务局对过,修建了占地15亩的黄骅县烈士祠。烈士祠坐北朝南,门口两侧复制的毛泽东主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诗句,苍劲潇洒,格外醒目。烈士祠中心位置是烈士祠堂,供奉着先烈的灵位,祠堂四周和朝南门口小路的两旁栽种着苍松翠柏,氛围庄严肃穆。

  烈士祠建成后,成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清明节,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到这里拜祭先烈。这里定期举行各种革命教育活动,向青少年和中小学生讲述先烈事迹,弘扬革命先烈的优良品德和爱国精神。

  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全县青少年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呢?1984年,共青团黄骅县委书记赵国权,积极响应团省委组织开展的“学史建碑”活动,提出了为烈士修建纪念碑的想法。3月10日,经县委批准,团县委作出了《建造黄骅烈士纪念碑的决定》,向全县青少年发出了“捐上一角钱,献上一寸心”的号召,为黄骅同志及全县600多名烈士建造一座纪念碑,作为对先烈永久的怀念。这一决定得到了广大团员、青年、少年的积极响应,全县8万名青少年踊跃参加了这一活动,很快就收到捐款5000多元。同时也得到了各级党委的支持,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县委副书记魏登瑞带头捐了两元钱,李村乡的各级领导每人捐了l元钱,另外还有230多位老党员、民兵、老农民也捐了款。短短两个月,各界捐款达到8300余元。在捐款建碑的过程中,全县各级团组织带领团员、青少年开展“写史学史”活动,写出县、乡、村革命斗争史、烈士生平280多篇,使青少年受到了一次生动具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了“学史建碑”活动的内容。

故地情怀 将军题词

  资金的问题有了着落,那么纪念碑的题词请谁写呢?赵国权及团县委的同志们首先想到了萧华将军。萧华将军和黄骅的渊源颇深,1938年9月,时年22岁的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挺进冀鲁边,在当时隶属于冀鲁边区的黄骅县留下了战斗生活的足迹。在这里他组织指挥了大赵村战斗,全歼孙仲文民团,并为在第一次攻打大赵村战斗中牺牲的冀南区第六专署专员、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远烈士题写了“断头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饭,奋斗牺牲是抗日的应有精神”“抗战方兴竟在盐山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鬲水吊英魂”两幅挽联,以悼念深受边区军民爱戴的杨靖远烈士。1975年l2月l6日,萧华重游阔别多年的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在黄骅看望和拜访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老同志。不仅如此,萧华将军的文采也十分出众,他创作的《长征组歌》已经伴随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的许多唱段家喻户晓,传唱至今。

  3月18日,赵国权起草了一封给老将军的公函,请老将军为纪念碑题词。4月4日,收到老将军寄来的用毛笔书写的题词——“名垂千古”。黄骅县委书记苏雁鸣看后,发现题词没盖印章。于是,赵国权又带领团县委干事王金峰,拿着县委的介绍信和将军题字,去找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萧华补盖印章。他俩按照地图指引,边走边打听,费了好大辛苦才找到全国政协的驻地,经全国政协工作人员联系,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萧华将军的住址。他们把补盖印章的事告诉门卫,门卫给萧华办公室通了电话,萧华将军的秘书热情地接待了他俩,印章很快就加盖好了。来的时候,还顾虑重重,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他俩的心情特别痛快,也非常激动!尽管没能看到萧华将军,但亲身感受到将军亲民的作风,感受到将军对英雄创建的事业和共青团事业的支持,以及将军对黄骅人民寄予的关怀和厚望。

  资金和题词有了,团县委的同志们开始安排制作石碑了。他们首先请县建筑公司的工程师王普生设计好了石碑的样式和尺寸,后又听一位在北京当兵的老乡介绍说,北京市房山县石窝村以大理石矿藏闻名,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在这里加工制作的。

  5月初,赵国权和团县委干事马志明拿着萧华将军的题词和由县委副书记魏登瑞撰文,黄骅文化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树鸿书写的隶书碑文,以及石碑的制作标准,来到了房山石窝村。当石碑制作厂的师傅说出制作纪念碑的费用要l万多元时,他俩都傻眼了,募捐来的钱距报价差了一大截子,怎么办?赵国权反复说明这次建碑活动的初衷和意义,这些钱代表着全县团员青少年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如果这个任务完不成,无法向全县的青少年交代。他俩用诚意感动了石碑制作厂的领导,最终以不到一半的价格谈妥了相关事宜。

  订好合同,把题词和碑文交给师傅,师傅一比量,发现萧华将军的题词字体太大,不能直接刻到石碑上,只能想法缩小字体。怎么才能把字缩小呢?缩小字体现在来说不是难事,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报社才能做到。他俩想了想说:“咱去找《中国青年报》,因为《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办的报纸,是青年的‘娘家’。”但报社没有一个认识人,平时又没有联系,只能登门救助了。

  80年代初,他们都没怎么出过门,对北京的路不熟悉。从房山折回北京后,他俩拿着地图,边找边问,边问边找……中间不知换了几次公共汽车,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找到了位于东城区东直门海运仓2号的中国青年报社。向中国青年报社说明情况后,他们很痛快地答应了要求,立刻责成下面的印刷厂办好这件事。这个工艺首先要把题字拓下来,然后按照碑体的要求比例,再加工制成铁皮模板,最后才能按照模板把题词雕刻到石碑上。

  黄骅、中国青年报社、石窝大队……虽困难重重,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6月30日是黄骅烈士遇难纪念日,黄骅县委、县政府在烈士祠举行隆重的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仪式由县委书记苏雁鸣主持。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县直各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部分青少年学生代表参加。

  制作石碑的同时,开始修建底座。底座由县建筑公司按设计要求完成,但底座上的护栏所需要的材料却成了难题。为了节省资金,团县委全体同志及乡镇团委书记一起出动,连续好几天去废品收购站,翻找护栏所需的材料:铁管支柱、铁链子、铁球、底盘等等。他们几乎翻遍了所有的角落,手都划出了血口子,但是大家毫无怨言,一直埋头苦干,分工协作,盼望着早日把纪念碑建好。

  护栏支柱是由羊三木乡团委书记戴敏从大港油田找到的废弃油管切割而成,连接支柱的铁链子找来的是一个村子水井上的水车导链,支柱上的铁球,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就想了一个法,找了一块木头,拿到坑东的一家旋木厂给旋成球形,刷上银粉代替。支柱下的12个底盘在废品站找到了11个,缺一个底盘,就找了一块厚铁板切割制作而成。全部材料备齐后,又自己动手用灰油漆把整个护栏粉刷一新。

告慰英灵 丰碑永存

  历时4个月,纪念碑完成制作。运回、竖立又成了下一个难题。到什么地方找大货车呢?经过努力在许官乡党委书记胡福起的帮助下,从许官乡窑厂借来了一辆黄河牌大货车。

  9月10日,赵国权和马志明又一次随大货车来到石窝大队,验碑、结账、装车……装完已经到了晚上。没办法往回赶,只能留宿石窝大队,俩人住在一间小屋,挤在一张床铺上。夜晚听到门外的鞭炮声,才知道当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第二天,开始往回运石碑,路很不好走,更怕石碑颠簸受损,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慢慢地往回开,从早上出发,很晚才到家。忙活了一天,历尽艰辛,总算一路平安,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如何成功地把纪念碑安装好?当时,整个黄骅县没有一辆大吊车,没办法把石碑从车斗上吊下来,更没法吊起纪念碑进行安装。赵国权找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于金恒帮忙,于金恒给大港油田写了求援信,赵国权坐公共汽车到大港油田借来吊车。当吊车来到烈士祠后,又因烈士祠的大门不够高,吊车没办法进入。不得已,把大门口一侧围墙扒开一段。吊车进入后,团县委全体人员(总共四五个人),在几位师傅的帮助下,开始了吊装。当纪念碑吊起来后,所有人一起用手扶着石碑往下放,同时不停地调整位置。烈士祠的一位年轻人,刚从对越自卫反击战归来,看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也主动加入到吊装队伍中。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把石碑安装在之前砌好的底座上,大家高兴极了!事后知道烈士祠的年轻人在战斗中胳膊受了伤,只有一只胳膊能使上劲,大家对这位年轻人充满敬意!

  缺人、缺钱、缺经验,但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县各级共青团干部及团员、青少年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执着,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一群年青人,在不动用财政一分钱的情况下,短短7个月,整个建碑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9月29日,黄骅县烈士祠,松柏低垂、鲜花簇拥,来自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各乡镇、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团员青少年,社会各界人士,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伫立在纪念碑前,共同举行隆重的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县委书记苏雁鸣主持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

  一年后。

  1985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华同志在北京病逝,县委、县政府向全国政协发去唁电,代表黄骅人民致以无限的哀悼。

  黄骅革命烈士陵园经历了一次搬迁和几次扩建,不变的唯有这座纪念碑,静静地矗立在纪念堂前,是整个陵园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依然那么雄伟壮观。每当全市举办大型祭奠英烈活动,都要在这里向烈士敬献花篮(花圈)。她是千万英烈的化身,她是英烈精神的象征。

  纪念碑承载着黄骅人民对英烈的敬仰,承载着黄骅人民对英烈精神的传承。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也见证了黄骅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一座英雄的城市!

  一座不朽的丰碑!

  (赵国权,沧州市原副市长;马志明,黄骅市委原常委、纪委书记;王金峰,沧州市国安局局长;杨洪伟,黄骅市政协提案委科员;滕长生,黄骅市委副科级组织员,主持党史研究室工作;刘静,黄骅市政协提案委主任)

【英烈名录】

  按:1939年4月23日至25日,贺龙率领八路军一二〇师在河间齐会一带,与侵华日军吉田大队连续激战3天,歼灭日军700余人,取得了平原歼灭战的一个重大胜利,是抗战期间劣势装备的八路军在日军据点稠密的平原地区歼灭敌人的经典战例,给予横行的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华北新胜利与贺师长光荣负伤》,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战斗中,八路军将士也付出了重大牺牲。现将齐会战斗部分英烈名单首次公布。

  英雄史迹如松柏常青,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

齐会战斗烈士英名录(163人)

 

 

 

 

信息检索 标题
正文
点击排行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0-2020 沧州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冀ICP备110053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