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1977年4月,我乘坐绿皮火车从沧州出发,去泊头火车站报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两块黑板报,它面对着站长室,足有15米长、2米多高,4个水泥柱扎在地上,水泥板的雨檐斜顶。尤其是黑板报后面有6株高大的白杨树,显得格外气派。从站长室出来,我对着黑板报伫立凝望,不禁遐想到在沧州一中上学时的黑板。我喜欢语文老师的板书,格外有力;我也喜欢地理老师每次上课前在黑板上画一幅中国地图,然后开始讲课;我还喜欢历史政治老师非常有条理地边讲课边板书,课讲完了黑板也写满了。和众多学生一样,黑板给了我们许多知识,也给了我们成长的自信。我就是这样和这两块黑板报结缘了。
一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刚刚粉碎“四人帮”之后,人们心情格外舒畅。站长分配我做扳道员工作,让先去找事务员,把我安排到了车站单身宿舍。那时车站单身有20多人,有几名老职工都是农村的家,一般是下夜班休大班时才回家,还有十来人是天津知青,刚刚选调到铁路上来。一般情况下,单身宿舍里很热闹,大家忙着倒班上班,上下夜班的不管是谁中午饭后都要睡觉休息,院子里一片安静。我们大家进出小院,都要经过站长室,经过那两块大黑板。一个雨后的日子,我看到一个人正在忙活着更换黑板报内容,高大的个子,有些清瘦,长得很精神,后来才知道他姓崔。我好奇地过去给他帮忙,递递尺子,拿拿粉笔,很快板报内容写好了,大标题十分醒目,小版块格外分明,彩色粉笔勾画着车站的新面貌。我感到很开心,从此经常给崔哥帮忙写黑板报。
春去秋来,我当上了团支部的宣传委员,车站党支部把一块黑板给了我们团支部,我成了板报员。那时候,没有电视,收音机还是稀缺货,黑板报是车站的主要宣传阵地。上夜班的职工们每个上午都要到车站来学习两个小时,读一段报纸,讲一讲个人体会;年轻人还要组织奉献活动,去货场捡拾废钢铁,上交国家。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写黑板报,每月一板,有时赶上下雨天,冲了黑板,还要重写。再后来,我见不到崔哥了,说是结婚生子了,慢慢地两块黑板报就都由我来写了。
为了写好黑板报,我还专门去沧州的新华书店买了有关黑板报的书籍,里面有很多好看的插图图案,我学着画,作为黑板报的点缀,的确增色不少,只是内容枯燥了点,都是抄写报纸上的文章。为了增加可看性,每次我都向车站党支部要一些车站的好人好事,写在上面,职工们常常看到有自己的名字,很是高兴。大家更加支持我写好黑板报了。记得有一次,我利用下夜班时间好容易才写好两大块黑板报,当天夜里就赶上下大雨,只好重新再写一遍。
二
不过,也有一些人说我爱出风头、瞎显摆等等。这些议论使我困惑,有时也会把黑板报当作包袱,想不写了。但是一看到黑板报花了,我又坐不住了,因为我喜爱黑板报。就这样我在泊头火车站7年间,写了7年的黑板报。在我被选拔到段机关任职的前夕,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车站党支部大会上,一位老党员发言说,我赞成小张入党。这些年来,不论刮风下雨,不论顺境逆境,他都坚持写好黑板报。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我们大家应当学习的。我相信小张入党后,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他的话是对我的肯定,更是鞭策,我一辈子没敢忘。
三
光阴荏苒,一晃40年过去了。我常常回想当年的那些事,和老伴儿提起年轻时写黑板报的事。因为她也曾经是我们车站宿舍里的一员,是黑板报的热心读者。她说:“你那时下夜班抱着孩子还在写黑板报,弄得孩子一身粉笔末子,我记得可清楚呢。”
现在不同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家家有了电视机,人人有了手机,微信联系、手机视频都方便了。各个单位还都有了自己的“手机报”“公众号”,有的还自办刊物发行。报刊、网络更加发达、便捷。人们的思想、文化、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黑板报在很多单位早已退出教育舞台,但我还是常常怀念车站上那两块凝聚着我们奋斗历程的黑板报。它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年轻人奋斗一定要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一辈子足矣。
(作者:张卓军 北京铁路局沧州车务段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