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崔俊权,今年75岁,1963年参加工作,1969年入党,退休前曾在供销社、县商业局、县委组织部、乡镇政府工作。1995年机构改革,撤乡并镇提前离岗。退居二线后仍在镇政府抓农业开发和工会工作。2001年担任了镇计生协会“五老”副会长,从此和计生协结下了缘,一干就是11年。
处好关系,干好计生协工作
首先处好和镇党委、政府的关系,镇计生协会是一个群团组织,它起着连接政府和村民的桥梁作用。计生协工作如何在镇党委、政府工作中挂上号,取得支持,我的想法是:不能以计生协抓计生协,而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抓好计生协。镇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开展招商引资,我通过走亲访友,引进了一个路灯杆厂和一个电机配件厂,两个厂子占地30亩,当时投资850万元。按当时招商引资规定,应给提成1.8万元,但我没要。年终在全镇表彰大会上,镇政府评我为“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奖励现金3000元,是得奖最多的一个。我虽然没得1.8万元,却得到镇党委、政府的认可。为了不影响计生协工作,我主动辞去了亲属厂子每月800元的工作来干100元的计生协工作,并且多次谢绝一些企业的高薪聘请。
县政府续修东光县志,镇政府安排我负责续修县志工作,当时我正外出旅游不在家,影响了工作进度。回来后我白天深入到村,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晚上整理材料,没黑没白地抓紧工作,从而后来居上。县修志办把我的材料当成样板发给全县参考。同时,我借续修县志的机会,把东光县计生协会编入县志,《中国人口报》给予报导,省计生协还转发全省,给予推广。
我常说,进了政府门,就是政府人,所以不管是民政、组织,还是维稳和纪委,凡是用得着我的时候,我都招之即来,尽力而为。我无声的行动拉近了和党委、政府的关系,计生协工作也挂上了号,取得了支持。在搞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和诚信计生工作中,党委书记马俊彦亲自听取汇报,召集组织、民政、人大座谈研究,并把任务分解到政府包片包村人员。在王青村、段庄村建设会员之家时,镇财政共拨款18万元。王青村会员之家装修时又资金不足,镇长徐吉光积极请示研究给予解决2万元;西孙村计生协文宣队购买锣鼓自筹资金不够,他也及时从镇财政拨款1500元,促进了计生协文艺宣传工作的开展。
最使我终生难忘的是党委、政府对我家庭的照顾。就在我安度晚年、发挥余热之际,从2001年开始,三年时间里,噩运却接连不断降临我家:先是辛劳一辈子的老伴得病、治病、病故,不到一年,我的儿子遭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了我,随后我的姑爷又遭车祸身亡。白发人送黑发人,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使我的精神崩溃了,悲痛压得我抬不起头,挺不起腰,喘不过气。就在我以泪洗面、度日如年的日子里,是党委、政府、县计生协给我送来了温暖,使我精神上得到安慰,经济上得到帮助。我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振作精神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是处好和计生协会长的关系。镇计生协会长由主管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兼任,处理好与会长的关系是开展好计生协工作的关键和保障。我的做法是:放下架子,多出点子,勤请示,多出成绩,勤汇报。比如为了改善镇驻地计生宣传环境,营造温馨计生氛围,我多次向当时会长刘迎宾建言献策。投资10万元,在104国道建成了5华里的宣传走廊两个,在54棵路灯杆上安装了灯箱、彩喷了计生宣传标语108条,既宣传了计划生育政策,又美化了镇政府驻地环境。
再就是处理好和计生办的关系。镇计生协仅有我和秘书长两人,和计生办相比,计生办人多势众,协会人单势孤。我的工作理念是:计生办和计生协是一家人,工作不分你我。日常工作不论哪一摊,只要我能干的都主动干好。南霞口村一位村民,规划外二胎怀孕,我知道后,主动登门帮他两口子算了一笔经济帐,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使他两口子主动采取了补救措施。随后我又帮助他家解决幸福工程资金10万元,搞起了养兔业,当年获利3万元,2011年该村民花15万元盖了五间大北房,2012年又赴天津承包了200亩棉田,事后他常念叨,多亏计生协帮助了他。
这些年我做计生协工作的体会是:做计生协工作,党委、政府是我的脑袋和灵魂,计生办、计生协是我的两条腿,只有身体属于我,如果离开党委、政府的支持,离开计生办同志的帮助,我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无怨无悔 发挥余热
为了搞好计生宣传,春节期间我顶风冒雪,印制了2500副对联,一边落款是南霞口镇党委、政府,一边是南霞口镇计生办、计生协,分发到全镇计生户,既宣传了计划生育,又为群众过春节增添了喜兴。春节后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宣传计划生育,我自费1500元钱买了能录能拍的数码照相机,从农历的正月十三下午到十七日上午,不顾天寒地冻,顶风冒雪,仅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就为王交、丰果、郭坊等6个村录制了7场文艺节目。尤其正月十四下午,人们都忙着准备过元宵节,我为了不失约,顶着雨雪骑车20多华里,坚持在郭坊村把节目录完。为了不影响十五日文艺演出需要,我又骑车把宣传横标给东塘村和火把刘村送去。傍晚我冒着雨雪孤单单地骑行在公路上,雨雪淋湿了衣服,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不免有些怨悔。后来我把录制的节目洗了326张照片,刻制了110张光盘,有的演员还把相片光盘邮到了外省市,一些从来没上过电视的老人,看了县电视台播放我拍的节目,高兴极了。老人们乐了,我也乐了,怨和悔也没了。
根据农村文艺资料内容陈旧、不适应计生宣传的需要,我奔波两个多月,起早贪黑进县城下农村,拜师访友,关键时刻五天时间奔波32个村,走访230多人,出版了一本精美的《文艺资料集锦》小册子,共创作文艺节目资料41个,1.3万字共90页,填补了南霞口镇无计生内容文艺资料的空白。作为乡镇出小册子,在全市甚至全省也为数不多。镇政府投资3000元,印制了 200本,发到全镇各村。更为可喜的是2010年元月份我市计生协领导刘德琦会长,在北京参加了中国计生协六届五次理事会议,会议期间南霞口镇的《文艺资料集锦》《挂历》《春联》《女性保健手册》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参展。南霞口镇是参展品种最多的乡镇,也是河北省唯一参展的乡镇。
我为了宣传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涌现的好人好事,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坚持不懈地写一些稿件提供给宣传媒体。仅2009年全年共上报各种材料49篇,140页11万多字,平均每月1万余字。其中“七一”纪念党的生日的一篇宣传人口计生的文章,在全县93篇文章中名列第四,获得了荣誉证书和奖品。在县老干部局组织的纪念建国60周年“庆华诞”征文活动中,全县共收集118篇,我就提供了7篇,有2篇入选《我与祖国共奋进》一书。这年“7•11”人口日,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县人口计生局开展了征文活动,我不顾天气炎热,深入农村采访,全县128篇文章,我就提供了6篇,其中男到女家落户《老崔说事》一稿,全县名列第二,得了二等奖,县电视台并拍成了专题片。我写的稿件多次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人口报》《河北人口》《沧州人口》《沧州日报》发表,2010年我在《中国人口报》发表文章9篇,名列全国乡镇上报率之首。我写的反映市计生协邵士凤会长《平易近人的邵士凤》一稿,被省计生协转发全省。做为省级机关转乡镇的文章,这在东光计生系统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为此,2010年南霞口镇被省计生协授予“全省计生宣传先进乡镇”,我本人也获得省、市两级“计生宣传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2011年年终为了迎接市计生协对人口计生基层自治工作的验收,一个月来我多次深入王青村,举行培训和讲座,通过搜集资料,拍摄照片和录像,最后三次制作光盘,又经过三次修改,成功地制成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用影视资料汇报的专题片。验收时市计生协常务副会长刘德琦高兴地说:“内容丰富很好,崔会长真是多才多艺。”做为村级用光盘汇报,在东光县属于首例,在全市也为数不多。
我在做好计生宣传、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生育关怀活动。每次县、乡开展大的救助活动,不管刮风下雨,我都深入到户,调查了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我都不徇私情,拒绝救助;对那些确有实际困难的计生户,我不怕辛苦,积极建议搞好救助。2012年县人口计生局宣传站上报一名贫困女孩赵庄村的赵乐乐。我从在县城接受任务,到回到镇计生办,征求领导和包村人员意见,再到该村和赵乐乐就读的学校实地考察、座谈,第二天10点前就把材料送到了市人口计生委。在20个小时的时间里,我骑了60华里的自行车,连夜写成材料,早起在打字社打完送往沧州。我反映的情况引起领导重视,县、镇给赵乐乐解决救助款4000元,好心人还给捐款500元和衣服30多件,并把赵乐乐上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东光县对口帮扶对象,解决了这个母亲精神病、父亲病残孩子的后顾之忧。
除去在工作中搞好生育关怀外,我在日常也注意关心留守老人和儿童。退休后免费为老人照相、修电视、量血压、测血糖,为贫困户捐衣、捐物、捐款,深受群众欢迎。2010年和2011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百名道德典范”和“感动东光人物”称号。回顾11年计生协风雨路,有苦也有甜,只有苦才能换来甜。这11年是我参加工作近50年以来最风光、最自豪、最心情舒畅的11年。2008年国家计生协常务副会长潘贵玉主编的《春华秋实》一书中,我的名字两次露了面。《河北人口》《沧州人口》杂志多次介绍了我,沧州市电视台、东光电视台4次为我制作了专题片。2007年至2011年连续被市计生协评为先进志愿者,2009年被省计生协评为先进志愿者。2007、2010年被中国计生协评为全国先进志愿者,2010年我的事迹被编入东光县志。我知道,我所取得的所有成绩,都是各级领导尤其镇党委、政府、计生协支持的结果,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不是我炫耀骄傲的资本,而是我干好计生协工作的责任和压力。各种荣誉是对我的精神鼓励,使我心情舒畅,活得充实,吃嘛嘛香,睡得踏实,身体更健康。这是无价之宝,是花钱买不来的。努力干好计生协工作,回报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支持和关怀,我定要夕阳红光彩霞满天。
(作者:崔俊权 东光县南霞口镇政府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