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荟萃 >> 回忆录 >>正文
沧州花生米炒进天津卫
发布时间: 2018/3/28 9:16:46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沧州和天津之间,活跃着一支长途贩运的“铁驴”骑行队伍,将沧州西部一代生产的花生米,源源不断地贩运到天津卫,在人群穿梭的大街小巷摆摊销售。这个千载难寻的商机,被独具慧眼的有心人发现,因而致富一个村,惠民一大片,拾遗补缺,收到两地双赢的效益。40年后的今天,寻找那一段难忘的记忆,再现老前辈们走过的艰辛历程,让子孙后代知恩图报再创大业。 

  日历回翻到1978年,那时的乡、镇是人民公社,村一级叫生产大队,最基层的就是生产队。农村男女老少到生产队挣工分养家糊口,每个工值两三角,农民的庄稼日子紧紧巴巴,连打醋买盐的钱都没有,很多人都想找个发财之路,当时上级禁止外出搞“小自由”,只好作罢。 

  沧州市肃宁县的河头店村,有一个叫郭永辉的人。他是一名转业军人,回乡之后,不断寻找致富门路,正在踌躇之际,天上突然飞来横祸,他刚10岁的儿子不幸被砸成重伤,夫妻俩东奔西跑给儿子治病,使这个原本人多劳少十分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在天津跑了好几家大医院,都未能治好,可是钱没有少花。时至今日,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因祸得福,他为儿子治病,虽然借了一大堆外债,整天发愁怎么偿还,但也偶然发现,天津医院门口有很多卖花生的乡下人。他又到天津农贸市场考察,详细了解了花生米的城乡差价,天津与本地相比每斤有两角利润空间。于是他一边为儿子治病,一边尝试着将自家的花生剥皮,用自行车驮运到天津,交给批发商,来回不过三天,获利80余元,这是他挖到的第一桶金。尝到甜头的他,一发不可收。因此,他在三乡五里出了名,成为全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郭永辉初试成功,把信息告诉好友刘宗孟、李建中,并邀请他们结伴而行,三人一拍即合,开始了长途贩运花生米的经营生意。经过一段时间,虽说收入不错,但没有满足贩运生花生米,又尝试着将花生米加工成五香熟制品,直销给用户,这样做利润可以翻倍。于是着手学习五香花生米的制作,一方面去临县饶阳拜师取经,一方面自己在实践中摸索经验,终于找到了制作熟花生米的秘方,得到了“天津卫嘴们”的好评。郭永辉致富不忘乡亲,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左邻右舍,还带领大家一起闯市场。具体做法用六句话概括:选择花生严把关,作料品种要齐全;冬夏水温有区别,包装运输最关键;服务周到讲诚信,酥脆香甜齐称赞。 

  炒花生米在天津卫一炮打响后,人们纷纷上门取经,家家户户忙活起来。有买花生的、有剥皮的、有烧火的、有翻炒的、有包装的,又有专门贩运天津卫的。整个村子热火朝天,男女老少齐参战,呈现勃勃生机的繁忙景象。信息不断外溢,周边村庄的亲朋好友,相继效仿,踊跃加入这支队伍,一起走上长途贩运之路。入津闯卫的人员中有刚下学的毛头小伙,有六十花甲的老者,还有一个家庭祖孙三代同上路,大家不期而至结伴同行。每人一辆铁驴水管自行车,后边驮着两个大筐,装上400余斤花生米,外加一口袋熟花生,有时还要带些衣物,天亮出发,天黑赶到天津郊外,满载着货物日行150公里以上,体力消耗非常大。李建中回忆说,有一次路上遇到顶头大风,累得浑身大汗,饿得两眼冒金花,一口气吃下了37个炸糕,才把肚子填饱。 

  入津自行车队常住有两个基地,一是大城的德归,这里是西瓜产地,每人两角钱,随便吃个够,因为是打瓜,只是为了回收西瓜子。另一个是静海县的王口镇,店老板姓王,祖籍是肃宁县河头店村,这里不但照顾周到,而且免收住宿费。次日清早,到了市里之后将自行车寄存到存车处,入住洗澡堂,花两元钱不但住宿过夜还能洗个热水澡,一举两得,如今回忆起来,人们还觉得美滋滋的。 

  说到销售也不那么容易,要从市场租赁一个大筛子,将花生米装进用旧书报纸卷成的锥形筒里,摆放在筛子里,选址大多站在街头巷尾大路边,方便游客。情侣、上班族,他们是主户。每包1角,好吃又不贵,省钱又方便。购买花生豆每斤8角,炒熟后售价1元4角,卖家也算有利可图。在喧哗的大街上,风吹日晒,一趟卖完最少也得三五天,虽说辛苦些,想到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是心甘情愿地付出。

  最早发起人之一李建中回忆说:我从中受益匪浅,除去养家糊口,还买了一个院三间房,又盖了三间新房,不止我一家,炒花生炒富了一个村,这话一点也不假。炒花生兴起于70年代末,红火在80年代,其原因一方面国家政策鼓励,另一方面分田到户有大批剩余劳力,急需寻找生存空间。一个人带动一个村,一个村影响周边十几个村,肃宁县庞大的贩运队伍,覆盖了半个天津市,与最早卖花生米的唐山人平分秋色。 

  起初,他们大本营扎在河西区尖山路一带,逐步蔓延到南开、河东、西青、津南,后来进入汉沽、大港等区县。时至今日,天津人对果仁(花生米)的需求仍然是情有独钟。当时,有的人觉得在天津卖花生米的人越来越多,曾尝试到北京开辟新市场,结果是无人问津,无奈又返回天津。 

  这个村庄炒花生米一直持续10余年,至今还有人在加工批发,只不过是用滚筒代替了大锅,汽车换掉了人力车。亲身经历的老人们对贩运花生米情怀至深,念念不忘,每逢提起那段经历眉飞色舞,说起情节来滔滔不绝。 

(作者:王洪茂 肃宁县委纪检委退休干部)

信息检索 标题
正文
点击排行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0-2020 沧州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冀ICP备110053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