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荟萃 >> 口述历史 >>正文
沧州“好人之城”建设简述
发布时间: 2017/1/4 15:27:27

沧州“好人之城”建设简述

李其征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榜样;一个榜样,就是一股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今年4月,沧州的“中国好人榜”上又多了一位新成员:在中央文明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吴桥村医杨俊刚荣登“中国好人榜”,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至此,全市已有15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从2007年开始,“沧州好人”典型代表评选启动,影响与日俱增,沧州赢得了“中国好人从这里走来”的美誉;201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道德工程,建设好人之城”,吹响了建设“好人之城”的进军号;2014年底,“好人之城”建设列入“五城建设”总体布局,随后出台的《“好人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将沧州“好人之城”建设引向深入。今年4月,沧州又全面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出通过“好人之城”建设,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共识,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近10年的成长与经营,“沧州好人”已经成为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这个品牌闪耀着金质的精神,道德的光芒,让沧州这颗“渤海明珠”熠熠生辉。

“沧州好人”树起道德标杆,沧州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古沧州武风泱泱,百姓尚武任侠而为世人称道;而今的沧州,“侠义之风”更因l59位“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700余名好人典型代表、46800多名基层好人而声名远播。

  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青县康复养老院院长周汝珍为原型的现代评剧《紫花丁》,去年10月在沧州大剧院进行了首演。剧目一经演出,就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对周汝珍无私奉献的精神心生敬佩,对她吃苦耐劳的作风肃然起敬。

  一个“误会”曾引发一场温暖的爱心接力:河间市许多网友的微信都转发了一则消息:“亲,当你遇见环卫工人时,麻烦告诉她(他),每天早上七点以前,南关老五羊肉馆免费供应早餐!求扩散,让温暖接力,感恩!”经过验证,这是一条假消息。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条微信却引来当地众多商家“爱心爆棚”,大家还成立了公益商家联盟,共同关爱环卫工人。

  获首届全国“雷锋奖”的谢清洁,50多年来时刻以雷锋为榜样,默默无闻地做好事、善事,先后为失学儿童、困难户、受灾地区等捐款40多万元;入选“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的黄骅市拾荒助学老人陈长贵,临终前将自己多年捡拾废品积攒下的l028.6元钱捐赠给官庄中心校的学生们,慈心善举感动人心;入选全国最美志愿者的王红心,从警20多年来,真情帮教失足青少年,无私帮助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她的事迹被改编成电影《沧州好人》……

  时任市委书记商黎光曾说过:“一座城市被称为温暖的城市,不是说那儿的阳光有多温暖,而是城市中的人们彼此关心、讲文明、有礼貌。要努力建设‘好人之城’,让沧州大地亲而善、和而美,成为精神财富和响亮名片。”

  沧州这座小城,在“沧州好人”典型评选活动和“好人之城”的建设下,已经成为一座充满爱心善行的城市。

“好人之城”十年磨一剑,打造弘扬社会道德的知名品牌

  从2007年“沧州好人”典型代表开始评选,到现在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好人之城”建设的触角正在伸得更深、更远。

  广泛开展基层好人宣传评选,树立社会道德标杆。在全市逐层开展楼道好人、小区好人、社区好人、村组好人、乡镇好人、县区好人的评选、命名、表彰活动,统一了“一榜一录一喇叭”(善行功德榜、功德录、广播喇叭)的“三个一”创建活动标准,突出引导群众从评到做,从说到学,先后评出各类基层好人46800余名。组织开展“沧州好人”摄影艺术大赛和展览,围绕“好人”事迹加强文艺创作,开展“好人”文艺节目基层巡演活动,放大了“好人”精神,进一步增强了群众道德自信和道德自觉。

  强化社会公益宣传教育,在全市媒体和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公益广告展播。市区主街道、公交站牌、工地建筑围挡设置大型公益广告牌,绘制道德文化墙;树立“沧州好人”公益形象,在沧州名人植物园设立了“沧州好人墙”,将七届l50个“沧州好人”典型代表的名字全部镌刻于巨石上;遴选57名“沧州好人”典型代表,让他们走上城市公益宣传栏,代言“好人之城”形象。同时,普及“公民道德大讲堂”公益教育活动。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营造人心向善、从善如流社会氛围。在行业系统中开展了“爱岗敬业最美沧州人”评选活动,激励创业奉献,弘扬时代新风。在经营性单位中开展“十大诚信单位”评选活动,鼓励诚信经营,优化发展环境。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活动,争做“阳光七彩少年”。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与雷锋精神同行”“学楷模、讲奉献、做好人”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感动。全市志愿服务队伍蓬勃发展,各类民间爱心组织已达1290个,参与志愿服务的干部群众有18.6万人,抱团做好事成为新的“沧州现象”。

  落实三项创建机制,推动“好人之城”建设向纵深开展。建立好人评选机构,成立典型宣传评委会,加强好人后援组织建设,现有单位会员180多个,个人会员5700余名。后援会以帮资金、帮发展、帮教育、帮健康等“十帮”为内容,常年开展关爱、慰问“沧州好人”和道德模范活动,累计提供帮扶资金、物资600余万元,办好事实事500余件,成为“沧州好人”的坚强后盾。

  现在的沧州大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文明新风激情洋溢,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风起云涌,诠释着公民道德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的丰富内涵。

“好人之城”为沧州打造沿海强市注入强大活力

  社会风气变好了,投资环境优化了,经济发展也会形成又好又快的良性循环,使软环境带来硬效益。

  2013年10月,中捷产业园园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吕振华,作为为民、务实、清廉的最美基层干部典型,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集中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吕振华先进事迹后,正在和中捷产业园区洽谈万国石材城项目的福建客商,当即决定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和建设进度。

  “好人”不能直接抬高GDP,但形成的软环境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很多来沧州的外地人说,生活在沧州舒心、安心。一位来自北京的“80后”客商,来沧州几年时间,深深爱上了这座城,也劝一些朋友,“来沧州吧,在‘好人之城’生活,做生意,放心!”而天津一家上市公司投资60多亿元的项目落户沧州,投资方给出的理由就是:居民有德,环境文明。

  “好人之城”成为沧州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引得众多“凤凰”来栖;不少走出去“闯世界”的沧州籍企业家,也纷纷为家乡“五城建设”贡献力量。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战略支撑项目的落户,既为沧州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注入了“新动能”,也充分验证了城市软实力在发展中的巨大“正能量”。在“五城建设”蓝图的引领下,“沧州好人”似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每个沧州人的心田,也让沧州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大爱之城”“好人之城”。

(作者系沧州报社记者)

 

信息检索 标题
正文
点击排行
本类推荐
  • 本栏目暂无内容

Copyright @ 2010-2020 沧州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冀ICP备110053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