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柳林(宫柳林、王柳林、赵柳林、孙柳林),现属东光县大单镇,抗日战争时期曾属鬲津县三区。位于东光正东,南皮正南,宁津正北,相距东(光)南(皮)宁(津)均为50华里,是冀鲁边区一地委、一专署机关活动的根据地。1942年震惊冀鲁边区的“六﹒一九”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5月26日,冈村宁次乘飞机到达德州,策划对冀鲁边区的大“扫荡”。6月9日,日军独立第五混成旅团、第七混成旅团、第三十二师团、第二十七师团各一部共2万多兵力,分别从德州、连镇、泊镇铁路沿线出发,另有驻沧日军联队长长谷川部,配以大批伪军,南、北两线向东推进,对冀鲁边区开始了残酷大“扫荡”。边区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战,开始了顽强的反“扫荡”斗争。
为夺取反“扫荡”的胜利,中央军委电令华北,要冀鲁边区部队到津浦铁路接应冀中突围出来的部队。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指示:“冀鲁边区地理位置重要,日寇可能在‘扫荡’冀中后‘扫荡’边区,尤其是津浦路沿线,要做好反‘扫荡’的准备,同时派优秀干部增援冀鲁边区。”一地委在东光县三区高台村学校召开全区县以上党政军干部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研究粉碎敌人“扫荡”的策略,部署反“扫荡”任务。地委要求各县:一、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增强胜利信心,要使广大群众认清敌人的疯狂是垂死挣扎,我们一定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二、发动群众开展反奸防特,坚壁清野,争取和瓦解伪军,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使敌人在解放区里无法停留;三、精简各级机构,壮大作战部队,提高战斗力;四、整修不合战争要求的交通沟;五、加强反“扫荡”斗争的领导。地、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掌握武装,加强基层组织整顿,使各村的领导权掌握在可靠的人手里。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反“扫荡”的坚强力量。
为坚持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一地委、一专署机关和警卫连干部战士于18日下午转移到四柳林一带,机关就驻在大单村。傍晚,一地委青救会主任燕明同鬲津县青年连指导员鲁英等,率鬲津县青年连和部分青抗先约70余人驻在小单家村,鬲津县一连由连长沈玉臣带领驻在宫柳林。
地委和专署机关在大单村驻下后,派出的侦察员回来报告,刘夫青据点的日军已经出动,从穆庄奔刘大瓮村而来。专署和地委领导根据上级指示和得到的情报,确信敌人已经开始进行合围“扫荡”,但就如何对付敌人的这次合围,意见有分歧。有的认为这一带地处平原,易攻难守,加之敌强我弱,应化整为零、分股突围为好;有的认为这一带北有大洼,南有鬲津河,交通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对这一带地理情况熟悉,加之群众基础好,能打就打,不能打可转移,两种意见一直没能统一起来。
19日拂晓,侦察员又报,北面的敌人已经到了刘大瓮村,距大单只有七八里路。于是,专署、地委机关组织干部战士从大单出发,沿着通往三营盘村(即李营盘、张营盘、孙营盘)至鬲津河堤的交通沟转移。到了河堤向东一看,一大队日军顺着河岸向西而来。因部队在交通沟内行走,敌人未发现,但抢占鬲津河岸,穿越鬲津河已经来不及了,只好顺原路回到大单,改由大单至寺后杨、砥桥的交通沟到了鬲津河堤下。这时天已大亮,埋伏在河岸上的敌人居高临下,轻、重武器一齐开火,有些干部战士当场牺牲或受伤。突围不成,地委专署又组织人员顺原路边打边撤。撤到寺后杨附近时,一专署专员石景芳中弹负伤,从马上栽下来;警卫连长孙国栋背起他就走。石景芳对孙国栋说:“别管我,快去指挥部队。”他忍着剧痛继续组织突围。这时,从寺后杨村西南又冒出一股敌人。敌人两面夹击,枪声像刮风一样响个不停。专署机关见崔达家方向没有动静,就从王柳林至崔达家村西的南北交通沟里向崔达家突围。刚到崔达家通刘连庄的东西交通沟前,隐蔽在沟里的日军突然开火,在交通沟里的60多名干部战士大部身亡,一地委书记杜子孚中弹牺牲。专署秘书主任傅炳翰身体紧贴着敌人打不着的沟壁,慢慢挪动,在一个十字沟口冲了出去。敌人四面重兵包围,石景芳等带领剩余的人被压缩在赵柳林村东一片开阔地上。敌人端着机枪嚎叫着冲上来,他们在开阔地的一个坟场中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经过一场激战,由于寡不敌众,石景芳等人壮烈牺牲。地委组织部长邸玉栋带领的机关干部,遇敌后迅速占领了小单家村南的一条道沟,在沟内边打边向东南方向冲,到达孙营盘时,邸玉栋胳膊负伤,这时前后受敌,形势紧迫。邸玉栋喊了声:“到了最后时刻了,与敌人拼啊!”率领同志们冲上去和敌人搏斗,最后都英勇牺牲。
驻在小单家的燕明,在拂晓听到枪声,又发现逃难的群众,断定敌在合围,于是一方面派人与地委联系,一方面组织青年连顺着交通沟向黑龙村方向转移。等青年连大部过去,敌人合围上来,燕明等十来个人被卡在包围圈内。这时派出的侦察员回来报告没有找到地委。燕明带通信员等人又到大单找地委,但又没找到。这时他带着通信员李学礼向西北方向的刁庄、姬庄伺机突围出去,找军区领导汇报战况。
沈玉臣带领鬲津县一连在宫柳林接到情报后要转移,敌人已把村子包围起来。鬲津县一连武器好,战斗力强。战士们利用黑夜与敌展开了白刃战,杀出一条血路。沈玉臣命令一个排向砥桥方向突围,其他人由他带领向东突围。当他带着人冲到王柳林和孙柳林之间时,又遭到了敌人截击,在此又牺牲了部分同志。他们突出去后只剩下不足20人。同日,鬲津县青救会主任王友林所带三区队也在崔站以南大洼遭到敌人的包围,他们在向西南冲到西洼刘时,孙队副和20多名战士牺牲。
这次战斗,从拂晓一直打到中午,石景芳、杜子孚、邸玉栋等300余人牺牲,被俘的40余人宁死不屈,最后全部被敌人杀害。同时牺牲的还有原冀中第八分区地委书记翟晋阶及带领的部分干部、冀中巡视团六七人和冀中二十三团一营一部。敌人亦伤亡二三百人。20日上午,敌人从柳林、小单向东北方向撤走。
敌人走后,当地的党政军领导周化南、高汉章、石青、林青等人和部分群众赶到现场,他们含泪辨认,掩埋了烈士们的遗体,还派人把战斗经过向上级党委进行了汇报。
四柳林战斗以后,冀鲁边区的形势日趋恶化。1942年9月7日,一一五师党委给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报告,冀鲁边区的形势进入更加紧张状态,敌人分化“蚕食”更加严重。全区l7个县设据点456个,日军3600余人,伪军1.1万余人,超过抗日军队5倍。边区共600万人,边区政府能推行政令的不过一半,已完全陷入被敌封锁、强化的形势,部队以连活动困难。华北驻屯日军参谋长曾夸耀,在华北已建成碉堡群,挖“封锁沟”11860公里。然而敌人的疯狂并没有使抗日军民屈服,相反加剧了自己的灭亡。全区600万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斗争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作者:高文通 赵宝岭(中共东光县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