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兴县双庙村村民刘峰宏家中,珍藏着一副庄重古朴的木质牌匾。这是刘家的“传家宝”,也是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木匾宽130厘米,高65厘米。经过近70年的岁月洗礼,匾上黑漆斑驳,木质隐现,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视之俨然,令人肃然起敬。中间阳刻“萬古流芳”四个大字,遒劲醒目。左右两边竖排阴刻着一些说明性文字,右边两行字是:“赠给河北省靖远县堤东区双庙村头等人民功臣刘子久仝(同)志”,右边落款是:“沧县县政府 县大队 参议会 各联会敬赠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六月”。
据双庙村党支部书记刘立文介绍,刘子久是刘峰宏的祖父,双庙村著名革命英烈。1946年10月,时任沧县回民协会主任、回民支队中队长的刘子久被反革命地方武装“还乡团”残忍杀害。1947年6月,青沧战役刚刚胜利结束,沧县社会各界就给刘子久家属送来这副牌匾,寄托了沧县党政军民对烈士的深切哀思和崇敬之情。刘子久烈士用他光辉传奇的革命人生诠释了“万古流芳”的真正含义。
少年革命 一鸣惊人
刘子久,原名刘福恒,1919年出生在双庙村一户经营馃子铺的农民家庭,后因革命工作需要改名刘子久。双庙是一个纯回民村,村风尚武崇文,先辈出过武举人、镖局武师,村民豪爽正直,富于反抗精神。刘子久幼时即聪慧颖悟,习武修文,表现出类拔萃。幼时上私塾,表现出众,写得一手好字。十几岁就长得高大英武,器宇轩昂,举止行为像成年人一样成熟稳重。因其舅父在校任教,1933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庆云县棣州书院求学,学业优异。其间,与沧州早期共产党员、同族刘格平、刘子芳、王连芳等人密切接触,接受革命思想,成为进步青年。刘子久最迟在1934年就秘密为党工作了。他在马颊河农民暴动中的英勇表现广为流传。1934年春,青黄不接中的庆云农民抗拒县府贪污修河款,却要农民出工出钱修河,遭到县府保安团镇压,庆云县委书记胡恒熙、区委书记张笃骞被逮捕关押。农民群众义愤填膺,请来中共津南特委书记刘格平,组成两万多人的队伍,于4月18日到庆云县城请愿示威,冲破警察封锁线,砸开县府大铁门。庆云县长被迫登台讲话,糊弄民众。16岁的少年刘子久和15岁的王连芳等人维护在刘格平左右,他们登上台子扛下县长,随后,刘格平上台讲话,揭露了修河真相,提出了农民要求,县府当场释放了胡、张二人,并立了停止修河的字据。虽然最后暴动遭到镇压,刘格平、胡恒熙、胡林晓等暴动领导人被捕入狱,但他们敢于斗争的革命行为是破天荒的事件,在民间广为流传。通过学习革命思想,经历革命斗争实践,刘子久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站稳了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立场,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他1937年正式参加工作,1938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杨庄子村支部,成为杨庄子第一任支部书记,培养发展了几批党员,其中,杨恩波同志后来成为沧州市委统战部部长。除开展地方工作,他还和本村刘振海等人组建回民抗日武装,1940年7月20日,“冀鲁边区回民救国总会”(简称回救会)正式成立,8月1日又成立了冀鲁边区回民大队,1941年发展壮大为回民支队,回救会和回民支队是统一领导下的“一家人”,刘子久既是回救会三分会干部,又是回民大队三中队及后来的回民支队二大队的军事干部,有时交叉任职,有时根据情况不断交流。在险恶的形势下,刘子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动更多人投身抗日,开辟了双庙及附近一带蓬勃的抗日局面。
四处为家 备尝艰险
参加革命以后,刘子久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在27年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为党工作、献身革命占了生命长度的一半。其中主要是抗日战争阶段,在那血雨腥风的艰苦岁月里,他机智勇敢,顽强坚韧地向前进。
据刘子久的女儿刘树茹生前回忆,那时父亲在生活方面是非常困难的。住的是荒郊野外的地洞子,冬天任凭冷风吹打,夏天更是潮湿难受,住了一段时间,长了满身疥疮。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破烂粗布袄和裤,鞋是半边鞋,袜是没底袜。说到吃更是没法提了,糠、菜都填不满肚子,有时两三天吃不上一顿饭。有一次,为执行任务回到家里,那时已经两天没吃饭了,一进门,一家人几乎不认识了,艰苦的生活改变他的容颜,但改变不了他作为革命者火热的革命激情。
生活困难在当时来说是小事,更困难和危险的是白色恐怖的环境。当时日寇等敌对势力猖獗,岗楼林立,扫荡不断,刘子久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到现在都一直流传着刘子久灵活机智成功逃脱日军追捕的故事。当时,双庙村北的清真寺是我党的联络点,八路军干部经常在那里开会,有时开着会被日本人包围了,他们嚷嚷着要搜捕八路军。遇到这种情况,刘子久提前就做好准备,听到动静就换上阿訇的衣服,一帮人装成做礼拜诵经的样子,敌人进来一看没情况,就走了。为了迷惑敌人,刘子久等人用玉米秸秆做成玉米垛的样子,中间空心,作为开会的处所,由于做的惟妙惟肖,敌人丝毫看不出破绽。有一次,因叛徒告密,刘子久在双庙村被日军逮捕,五花大绑以后,扔到马车上,押往南面的马庄日军据点。到半路上,刘子久看看两边都是青纱帐,乘着看守的人麻痹大意,跳下马车,滚到青纱帐里,等到敌人发现,刘子久已经逃到安全的地方。
刘子久聪明能干,实际斗争经验丰富,革命立场坚定,在革命队伍中文化水平较高,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漂亮的完成任务,因此,深得领导赞赏和同志们拥护。抗战后期,他整天领着回民支队的一部分战士拔据点、打汉奸,发动群众斗争地主恶霸。这段时间,刘子久曾担任过沧县兴济区各界救国联合会主任、沧县回民救国联合会主任,回民支队干部。
英勇不屈 舍生取义
1945年8月,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刘子久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参与领导开展了“反奸诉苦”运动(也称“四十天群众运动”),发动群众,民主选举村级政权,合理分配斗争果实。当时沧州各县大多已成为解放区,可沧州城及附近一带被国民党接管,沧县国民党当局大量收编伪军、匪特。形式复杂,敌人势力强大,在这一带开展工作相当危险。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我山东和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7月开始,一些土匪、地痞、流氓、反动党团骨干,原地主武装的散兵游勇、反动军官、兵痞,加之被斗争的不法地主恶霸分子,这些反动分子的残渣余孽纠集在一起,在国民党支持纵容下,组成反革命武装“还乡团”,其活动日渐猖獗,明目张胆杀害我基层干部和革命群众。沧县境内有刘公叶和赵树勋两股特务队,经常四处窜犯,肆意制造流血恐怖事件。
正在这时,我党决定:在开展大的战役战斗,解放青沧一带以前,先派得力人员进城开展侦察和发动群众工作。当时,刘子久同志正在外地参加学习培训。可上级选来选去,正好选中了胆大心细经验丰富的刘子久,当时的渤海区回民支队政委、回民总会主任王连芳亲自下命令,召回刘子久,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他。
1946年农历9月的某一天,刘子久带领两名战士到达沧县强庄子村,秘密开展工作。进村不久,大汉奸、“还乡团”特务队长刘公叶探到消息,随即集合队伍包围了村庄。后因寡不敌众,两名战士当场牺牲,刘子久不幸被捕。被捕后,刘公叶威逼刘子久说出沧县粮库、沧县银行的位置,刘子久坚定的说:“不知道!”敌人不死心,用尽了各种刑具,但一无所得,得到的是破口大骂,或者沉默不言、怒目而视。刘公叶见硬得不行,转而嬉皮笑脸地说,咱们都姓刘,同宗、同族,你是明白人,好话好说。刘子久同志不屑地说,有你这同宗、同族的败类,感到耻辱。刘公叶见劝说无效,又叫来韩同声(孟村谭庄人、刘子久同志的内侄),妄想用亲戚关系劝降。韩同声说:“姑父,你先到周伯(周伯叫韩云周,刘子久同志内弟,也是还乡团成员)那里躲几天行不行?”刘子久看了一下此人,轻蔑地说:“小子,不要来这一套,我哪里也不去”。韩同声接着说:“我们刘队长说了,与你同宗、同族,又与周伯这么近的关系,只要你脱离共产党,今后不给共产党办事,就放你回家”。刘子久大义凛然地说:“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向你们狗汉奸屈服,要想叫我不给共产党办事,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韩同声无计可施,最后说:“姑父,你这样倔下去有什么好处,你要为全家着想,上有年过七旬的父母,两个年幼子女,妻子年轻,还怀有身孕,你如有好歹,让他们的日子怎么过?”刘子久同志怒发冲冠,打断他的话,大骂不止:“我是共产党员,有你们这些亲戚,我脸面丢尽,与人民为敌,没有好下场,你们的末日已经到了!”
敌人被骂得恼羞成怒,于1946年10月7日(农历9月13日)残忍地杀害了刘子久。刘子久同志在敌人面前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二十七天后,刘子久烈士的遗腹子刘树先出生。
1996年,刘子久妻子去世,他的长孙刘峰松启出祖父遗骨,将祖父母合葬。他发现祖父的头骨缺失了多半部分,可以推定祖父刘子久是被敌人生生砸死的,当时一定脑浆迸裂,死状相当惨烈,家人和亲戚又难过了好长时间。
千秋垂范 万古流芳
刘子久同志对家乡、对父母、对妻子和孩子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深知自己的行为会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放在现在,我们可能认为刘子久可以有别的选择。但刘子久同志是一名纯粹的共产党员,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想到的是党的教导,人民的期望。为了让全国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得到解放,过上幸福生活,宁愿抛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选择牺牲自己。他实现了“为党献身,永不叛党”的入党誓言。
刘子久同志牺牲后,沧县党政军民社会各界召开追悼会,沉痛悼念革命烈士。他生前同事、后任沧州地区物资局局长的韩贵贤回忆当时情形,当听到烈士牺牲的惨烈情况,战友们无不痛哭流涕,高呼“打倒反动派,为烈士报仇,解放全中国!”大大激发了革命斗志。其生前工作由刘树生同志接任,刘树生后到云南工作,担任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2015年去世。
1947年1月,我军歼灭“还乡团”势力,全部肃清其影响。1947年6月12日,我野战部队在地方部队协助下,发起青沧战役,在战斗中,战士和群众喊出了“为刘子久同志报仇”的口号,6月15日战役胜利结束,沧州全境解放。1949年,全国基本解放,实现了刘子久同志的夙愿。沧州解放的当月即1947年6月,沧县县政府、县大队、参议会、各联会(各界联合会)就一起给烈士遗属送来了“萬古流芳”的牌匾,是敬仰、怀念、痛惜……
新中国建立后,烈士遗属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照顾。双庙村历届党支部、村委会为烈属派工、派粮,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1987年,沧州解放四十周年,地委邀请为沧州解放做出贡献的老同志参加庆典。在会上,时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连芳说,沧州的解放,乃至全国的解放,是包括刘子久烈士在内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党和政府不能忘了他们,人民群众不能忘了他们。会后,王连芳同志带领有关人员到烈士牺牲地沧县强庄子进行悼念,向随行人员介绍烈士事迹。并驱车到海兴双庙烈士家中慰问亲属。当看到烈士遗属仍住在破旧的老房子,烈士妻子双目失明,生活有一定困难时,王连芳当场拿出个人的500元钱给予资助。回沧州后,向地委作了反映,地委及时指定由地区物资局在木材指标内解决檩条、门窗等木料,县乡政府负责解决其他问题,烈属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到今年,烈士已经牺牲70周年了,双庙村没有忘记他,他的事迹一代代流传着,在村支部书记刘立文主持下,为烈士重新修筑了墓碑。他们还在不停搜集烈士的资料,准备修建纪念祠堂,作为永久纪念设施。烈士精神将熔铸在每个人的血脉里,千秋永驻,万古长青!
作者:金连广 李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