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荟萃 >> 史料选编 >>正文
建国前发生在三月份的沧州党史大事选编
发布时间: 2011/4/28 14:01:20

  1922年初 张隐韬入党 南皮县的张隐韬在天津经罗章龙和安幸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沧州第一位共产党员。
  1924年3月 张隐韬入黄埔军校学习 张隐韬受中共北京区委派遣,赴上海参加黄埔军校考试。在上海环龙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见到毛泽东,并与之交谈。张隐韬被录取为第一期二队学员。
  1926年春 刘清廉(献县杜生人,今属沧县)在天津参加中国共产党。 同时,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回乡后建立国民党沧县杜生区党部并任负责人。
  1928年3月 津南特委组织建立“津南革命军第一支队” 根据中共顺直省委组织农民暴动的指示,津南特委书记刘格平、庆云县委书记陈一新、龙王庙村党支部书记胡恒熙在庆云、盐山一带建立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名为“津南革命军第一支队”,攻占了庆云县城,缴了县民团和警察局的枪,队伍扩大到300多人。奉军张宗昌部2000多人包围了庆云县城,激战3天,因陈一新立场动摇,暗中拉队伍逃跑(后投靠国民党)而失败。津南特委开除了陈一新的党籍,由胡恒熙任庆云、盐山两县县委书记。
  1929年3月 顺直省委派人到沧州指导工作 中共顺直省委派共产党员王佩轩(女)到河间景和村以教书为掩护,帮助刘清廉开展运河以西各县党的工作,不久调走。以后省委又派裘树凯(完县人)徐锡椿(又名徐则文,四川人)到杜生(今属沧县)、河间张寺营等地从事地下活动,后裘等被捕。津南特委与上级失去联系。
  1932年春 泊镇码头工人党支部成立 泊镇九师党支部在泊镇码头工人中发展了沙玉良、戴世珩为党员,建立了沧州第一个工人党支部,。
  1933年春 沧县爆发鞋业工人罢工 城里万祥斋鞋铺切底工人、共产党员李俊田(今名李光明,沧州市人)根据党的指示,发动鞋业工人罢工,提出增资要求。100名鞋业工人上街游行,由于正值销售淡季,罢工缺乏经验,准备工作不充分而失败。
  同年春 共产党员牛文仓(任丘市天宫村人,今为三杰村)等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 先后建立了天宫、邢村、东庄淀、麻家坞、太平庄、王家坞、守练等十几个村的党支部,发展党员70多人,分布在几十个村庄。
  1938年3月 马本斋率部参加河北游击军 马本斋率在家乡献县东辛庄组建的抗日武装回民义勇队参加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马本斋任队长。
  1939年3月1日 黑马张庄战斗 拂晓前,一二○师七一六团在河间城西黑马张庄一带,设伏打击出城抢掠的敌人。河间敌人三次增援,连同原有敌人达450余人。黄昏后,八路军发起总攻,并派三纵队三十大队佯攻河间城。敌人不敢再战,弃尸30余具,趁夜逃回河间。此战共毙伤敌130余人。
  13日 消灭“国民革命军华北第二路军” 为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气焰,一二○师独立一支队和冀中回民教导总队,在交河县河北王村、大小徘徊一带歼灭号称国民党“六路军”陈连举、周朝贵土匪武装700余人,缴获步枪600余支、战马200余匹。
  1940年3月15日 王八家村战斗 八路军“挺纵”一部驻南皮县王八家村(今东光县丰果村)。敌伪800余人来犯。经8小时激战,“挺纵”毙伤敌联队长以下300余,敌遭重创后溃退。
  20日 根据晋察冀边委会的指示,冀中政治主任公署改称冀中行政主任公署,简称冀中行署。吕正操兼主任,徐达本任副主任。
本月 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在东光召开党政军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八路军主力撤离边区后的斗争策略问题。
  1941年3月上旬 冀鲁边军区成立 中共山东分局、一一五师决定,教导六旅兼冀鲁边军区。邢仁甫任军区司令员,周贯五任政委,杨忠任政治部主任。因邢在山东分局党校学习,由周代理司令员。下辖一、二、三军分区。
  本月 冀中区党委任命罗玉川为八地委书记。
  本月至4月 冀中滹沱河长堤竣工 为发展农业生产,冀中八、九分区加强水利建设。组织献县、肃宁及安平、武强、饶阳、博野等6县民工奋战45天,用工230万个,培修北堤21公里,修筑南堤61公里,为防献县、肃宁、河间、任丘等10余县水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2年春 献交县县大队医生杨国藩开办地下医院 根据上级指示,献交县县大队医生杨国藩利用结构完整的地道,在家乡军王庄(今属泊头市)办起了地下医院。该医院至1944年秋结束,共收治伤病员600多人。
  1943年3月5日 彭德怀、滕代远、罗瑞卿电示冀鲁边区 指出:冀鲁边在敌人连续“扫荡”清剿与严重分割封锁情况下,正处在空前艰苦严重的斗争局面,今后游击根据地更加斑蹄,形成狼牙交错,使我们处于极端艰苦分散的游击环境,这种形势不到反攻时是难于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改造斗争形式与组织形式,一切依靠群众,在政策指导上更加小心,秘密与公开工作结合,向敌区开拓,精兵简政,组织短小精干武装,开展对敌斗争,积蓄力量,熬过时间,坚持下去。
  1944年3月1日 渤海区行政公署正式成立 根据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命令,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定名为渤海行政区,冀鲁边区行政委员会与清河区行政公署合组为渤海区行政公署,由刘其人、李人凤代理正、副主任。渤海行政公署下辖6个专署,原冀鲁边区一、二、三专署分别为渤海区一、二、三专署。现沧州市所辖东部各县、市分属一、三专署。沧县、东光、南皮属一专署,专员王亦山;靖远、盐山、新青属三专署,专员王道和。
  中旬 八里庄伏击战 冀中九军分区二十四地区队,在河间城北八里庄伏击河间出动的伪军千余人,经激战,毙伤伪军300余人,俘伪军30余人,缴获轻机枪两挺、长短枪300余支、自行车200多辆。3天后,又攻克重要据点石门桥,全歼伪军一个大队。
  本年春 海防工委、海防办事处建立 为加强沿海地区对敌斗争的领导,海防工委、海防办事处成立,隶属中共渤海三地委、三专署。辖区自塘沽以南至无棣县埕口。王世延任工委书记兼海防大队政委,齐耀亭任办事处主任。工委和办事处驻大口河一带。
  1945年3月9日 救援美军飞行员 反法西斯盟军美国飞行员谢罗曼中尉驾机轰炸津浦线时被日军炮火击中,谢罗曼跳伞在南皮县周庄村附近降落受伤,飞机坠毁。谢罗曼受到当地群众机智救援,后被渤海一军分区护送至军区驻地。
  1946年3月25日 冀中党政军各级机关迁驻河间。
  30日 冀中第三选区(八分区)在河间光明戏院召开选举“国大”代表开票典礼大会 会议由专员鹿一夫主持。选举结果:冀中区党委副书记金城、诗人田间当选为国大代表,冀中回建会主任马玉槐当选为候补代表。
  本月 冀中行署撤消任河县建制。
  本月 渤海一地委开展“四十天群众运动” 这个运动以反奸诉苦、“双减”反霸为主要内容,发动了大批群众,斗争了一些恶霸地主,为土改运动打下了基础。
  1947年3月 南减河战役 渤海第一军分区部队发起南减河战役,至4月初胜利结束,战役共歼敌1000多人。
  本月 冀中八分区土改运动促进了党和群众组织的较大发展,翻身农民纷纷加入党组织 据分区32个区统计,吸收新党员8961人。同时,农会会员大大增加,工、农、妇、青各群众团体逐步健全。运动中还提拔了大批优秀干部。据全区各县统计,提拔村级干部3000多人,加强了农村的领导力量。
  本月 渤海一分区开展支前活动 成立支前司令部,专员王道和任指挥。各县区也成立了支前组织。同时,地委开展献金献物活动,提出“倾家荡产,支援前线”的口号,号召广大干部群众捐献。
  1948年3月 冀中八地委发出指示,纠正土改偏向 提出“必须发动群众,纠正土改中几个主要偏向” 即错定成分、侵犯中农利益、侵犯工商业和把党员干部一脚踢开。地委明确指出,纠正这几个主要偏向,是完成土改的重要标准。
  1949年3月上旬 冀中八地委、八专署机关由建国县迁驻沧县城里。
  21日 渤海一分区组织大批车辆民工积极参加津浦路沧(州)济(南)段修复工作,完成沧州至德州段接轨 组织2300辆大车帮助运输铁路器材,其中振华、吴桥、东光、靖远、庆云、南皮等6县各组成一个火车团。民工们不怕苦累,不分昼夜,抢运器材,使得沧州到德州间240华里仅用11天就完成接轨。连镇万余军民集会,庆祝沧德段接轨胜利。
 

信息检索 标题
正文
点击排行
本类推荐

Copyright @ 2010-2020 沧州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 冀ICP备110053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