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农村中一些新的事物应运而生,被誉为渤海湾边的“五朵金花”,就是那个年代盛开在祖国百花园中的几束耀眼的奇葩。
沧州地区的“五朵金花”,是指涌动在沧州大地上的农业技术研究会、红白理事会、乡镇党校、农技学校、普法学校(也称“三校”)。“五朵金花”这个美丽的名称,不是我们起的,是省委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冠名”,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宣传、推广后叫响的。她是上世纪80年代沧州地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一个“品牌”。
“五朵金花”是逐渐成长起来的。1984年冬天,地区科委召开农村农业技术研究会负责人会议,交流工作经验。那时因为还没有在面上推广开来,仅有十多个研究会参加。我到会听了情况以后,对研究会尤其是河间市国欣办的棉花技术研究会很感兴趣,从中受到很多启发,感觉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于是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当即指示地区科委的同志要把农业技术研究会作为普及科技知识、振兴农业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精心培育,大力支持,积极引导。
由于农业技术研究会生逢其时,应运而生,所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很快由粮棉领域,扩展到林果、蔬菜、养殖等多个领域。这一新生事物的发生、发展,不是偶然的,是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步深入,农业结构的调整向商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这样一个大趋势下产生的。她立足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顺应了农民学习科技、研究科技、运用科技,提高生产技能、加快发家致富的愿望,所以对农民有很强的吸引力,深得农民欢迎。到1986年,全区农技研究会会员已发展到4000余人。
乡镇“三校”也是逐渐演进形成的。开始的党校,是乡镇党委开党员会、办培训班、组织村支部学习的场所。后来为适应农民迫切想要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又方便为农村和农民技术研究会培养人才,想到了创办农技传授学校,在党校门上又挂起了农技学校的牌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办,农民主动参加听课的人数越来越多,才推广开来。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上级指示对全民进行普法教育,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又挂上了普法学校这块牌子。乡镇“三校”就这样形成了。“三校”是“三位一体”,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成为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平台。全区“三校”都是新建砖木结构的平房,有教室,有院落,有教具,有专人管理。由乡镇党委、政府主办,直接管理,建立学习制度。县市组织部、农林局、司法局等部门协同乡镇安排教学计划和学习内容,培养授课人员。地区由组宣部、文明办、农林局、司法局等部门负责督导检查、组织评比。通过不断总结,交流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三校”逐步走向了规范化。
“红白理事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产物,也是社会管理的一次创新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耕地家庭承包自主经营以后,一部分农民很快富裕起来了。富起来的农户有的遇有红白事,经常摆阔气、讲排场,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虽然还不是特别普遍,但已有成风之势。一家大操大办,族家人和乡里们掏钱应酬,低收入的户出于脸面无奈只有应酬,形成了负担,因此叫苦不迭。地委行署发觉了这个问题,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树立新风新俗,让精神文明办、民政局调查红白事的大操大办情况。调查中发现,有些村为了方便村民操办红白事,成立了由村党支部、村委会支持,绝大部分村民认可,由热心为村民办事,又有办事能力的村民组成的红白理事会,他们经过村民讨论同意,村党支部、村委会批准,拟定出红白事的办事规程,明确标准,一视同仁,贫富均等,照章办理,很受村民欢迎。
根据调查的情况和村民的意愿,地委、行署统一了思想认识,并经研究决定,在农村大力推广建立红白理事会。这样一方面有一个热心为村民办事的组织机构,另一方面也借此刹住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风气。红白理事会是农村群众和村干部的一个创举。理事会由村民选举出热心公益事业、愿为村民服务的人组成,在村党支部、村委会支持领导下开展工作,统一操办各家各户的红白事,根据本村村民收入情况制定相应红白事的费用标准。一些村规定的很细、很具体,如一桌席不得超过多少钱,烟酒用什么品牌的,价格不得超过多少等等,可操作,易于执行。控制住了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减轻了农民社会应酬方面的负担。同时,破除了封建陋习,倡导了文明新风。
这“五朵金花”经过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精心培育,开出了艳丽之花,结出了芬芳之果。中央、省各大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郭枢俭(原沧州地委书记)